拉萨|“天路”架起雪域高原生命线

【拉萨|“天路”架起雪域高原生命线】拉萨|“天路”架起雪域高原生命线
文章图片

列车在拉萨站的驶入与驶出 , 总伴随着一阵熟悉的歌声 ,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 。 对于群山环绕、冻土遍布的雪域高原而言 , 一趟趟列车不仅架起了广袤土地上的交通线 , 也为当地人民的生活增添了勃勃生机 。
拉萨车站的站房从大变小 , 这是达珍工作15年来所见最明显的变化 。 她是青藏铁路有限公司拉萨车务段首批藏族员工之一 。 达珍说 , 以前车站周边全是平房 , 远远地就能望见站房 , 那是曾经最高大的建筑 , 如今却“小”到隐藏在高楼大厦之中 。
2006年7月1日 , 青藏铁路建成并全线通车运营 , 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 ,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 。 达珍回忆 , 青藏铁路刚通车时 , 车站周边连超市都没有 , 如今幢幢高楼平地起 , 车站附近商铺林立 。
在拉萨开往日喀则的铁路上 , 采访人员看到 , 车厢顶部有藏族特色的祥云图案 , 旅客坐得满满当当 。 这条铁路攻克了地热温度最高、内燃机车牵引隧道最长、高海拔风沙治理3项世界性难题 , 换来的是“几乎百分百的乘坐率” 。
达珍介绍 , 拉日铁路主要运送的是在两地工作、生活的双城旅客 。 原先没有火车时 , 主要依靠公路运输 , 坐汽车得6个多小时 , 现在只需要2小时35分 , 时间缩短了一半 。 铁路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 最开始人们对乘坐火车极其陌生 , 在收费大厅卖出一张车票 , 达珍要解释十几分钟;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熟练地在站外代售点、站内自动取票机购票 。
达珍说 , 乘坐拉日线的少数民族旅客多、外地外国游客多 , 车站还选拔了熟悉英语的职工和少数民族职工组成“无障碍沟通服务队” 。
火车驶上青藏高原 , 意味着铁路在我国最后一个地域的通达 。 在穿山越岭、突破复杂地貌的同时 , 铁路修建者也十分注意保护脆弱的高原生态 。 青藏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拉萨车站站长张强告诉采访人员 , 一棵绿色植物能在这里生长出来非常不易 , 建设中遇到的植被会被临时移设到其他地方存活 , 等到施工结束后再搬回来;或者采用占地面积小的桥墩的建设方式 , 减少与高原冻土和绿色植被的接触 。 为了降低水污染 , 目前也在加快环保型电气化铁路的建设速度 。
2021年6月25日 , 全线90%以上都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拉林铁路正式通车 。 作为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 , 拉林铁路全线16次跨越雅鲁藏布江 , 桥隧比高达75% , 历史性实现了“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 。
高原地区气候变化多端 , 汽运、航运常常受气候影响 , 而铁路运输的便捷、安全、高速以及保鲜冷藏等功能 , 使很多货主纷纷将铁路运输作为货运的第一选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