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峡|积石遐想|黄河行

久闻积石山,梦中歌且行。亲历积石峡口,已经是近年的事了。大前年秋天到兰州,突然想到炳灵寺去,因为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古代丝绸之路的一个大节点。说奇也不奇,只要有石窟,那里必定是丝路要津,因为文化流与贸易流从来是伴生的经济地理现象。到炳灵寺的路是条水路,从刘家峡渡口乘快艇,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一路经过黄河三峡的笔立山崖,那斑斑驳驳的山峰其实都是古老的丹霞积石,河水从龙羊峡开始,一路延伸到这里,而上千里之外的青铜峡和三道坎是它的余脉。积石峡|积石遐想|黄河行
文章插图
黄河从炳灵寺石窟附近流过。刘诗平摄(新华社)登岸的时候,与“黄河第一桥”遗址不期而遇,才知道为什么这炳灵寺石窟是古丝路的要津,为什么要在这里立起古丝路的标识。“黄河第一桥”是在前秦乞伏氏手里修建的,历经风雨,自然是踪迹全无了,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遥想当年,车水马龙,文成公主走过,法显走过,进入西藏和新疆的无数边塞诗人也走过,而络绎不绝的商人更是鱼贯而行。炳灵寺石窟的造像始于北魏和西魏,那一尊尊面目清秀的佛像和大大小小的供养人,明确地提示着繁忙的古丝路年代。人们说,从这里可以直接通向积石山县,有一条狭路也显示了这一点。兰新高铁既通,这里已经不是大宗货物的必经之地,但寻常商旅依然会将这里当成必经之路。从古丝路的地理坐标来看,这里是当年的丝路主干道,隋炀帝进入张掖和山丹,正是从这里沿着黄河和湟水,直奔祁连山的扁都口,才上演了那幕西域诸侯商贾大会,为后来的盛唐气象打下了基础。我很想穿越过去,但没有适合的交通工具,也不知道怎样穿越。看完石窟,也就此别过了,但那遗憾一直卡在喉咙里。如今到了循化,眼看着滔滔东流的黄河水和河两岸的层层丹霞石崖,穿越的欲望再次升起,但这次是由西向东。在循化街头走走,街面干净整洁,吃了一碗手工揪面片,味道鲜美。席间遇到两位老者,一位是藏族人,给我讲了十世班禅在这里的故居,另一位是撒拉族人则给我讲了撒拉人的吃食。他不时地与邻桌人插话,有的能听懂,有的听不懂,我问是撒拉语吗,像是中亚哪个地区的语言,他说自己也说不好,但听经常跑外的年轻人讲,好像与哈萨克人和乌兹别克人的某些发音相似。我知道,撒拉族的先人是中国明代时从费尔干纳盆地迁徙来的,这里还有一个白羊石的故事,所以他们的语言里留有中亚地区人的尾音是必然的。在向他请教积石峡在哪里时,他吃惊地笑了起来:你不知道,你现在就在积石峡镇上呀。峡上边有保安积石山县,这里是峡的中间,走不了十几里,就是大河家,也就到了黄河的边边上。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