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二 )

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暴雨中消失的后殿从前堂的小门走出去,是一片荒草丛生的后院。村里一直收集掌故的余进操告诉我,这里原来是后殿,是一座3层的望云楼,雕梁画栋,精美异常。在楼两边,是钟鼓楼。再后面,是一个花园。他说,这些建筑年久失修,在1991年的一场暴雨后倒塌,残件不是被村民捡去烧柴,就是被卖掉了。我在青青杂草间,能看到的,是明代始建时的古老的排水沟,这些石材取自附近的采石场,打磨平整。长沟流水,流去的是500年的岁月。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几个石础柱安静地待在原地,青苔斑驳,仿佛诉说着当年这里的煌煌气象。民国二十二年的遂安萝蔓松林《余氏宗谱》中有一张建筑的平面图,可以看出原建筑共有三进,主体建筑中轴线上依次有牌楼式大门、仪门、前堂、望云楼及后寝,望云楼两侧有厢房和钟鼓楼,规模宏大。余进操说,他们小时候还经常过来玩,望云楼可以一直登上去,在楼上望出去,可以看到整个宋京村,也可以看到村旁山上进出安徽的山路。当年,余汝楠就是从这些山路上走出宋京,走向生死转瞬的沙场。按《松林余氏家庙记》记载,大夫家庙始建于明代嘉靖庚申年,历时17年,落成于万历年间。家庙兴建5年后,余汝楠的老上级胡宗宪死于狱中,他的战友戚继光则在等待张居正的提拔。回到家乡的他,是否也会站在望云楼上,左手按着雁翎刀,怀想沙场的往事。500年,今天的一场春雨洒在家庙,可像一杯酒,浇去你心中的块垒。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胡宗宪|【汾口寻根29】宋京村的深山里,遇到500年的“金銮殿”
文章插图
山村里的似水流年家庙里的暮鼓晨钟响了很多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个山村的日子安静而绵长。家庙像一个长者,守在那里,看着余氏家族的兴衰。余氏自称“萝蔓世家”,一来是当年建族于遂安县外萝蔓塘;二是希望今后家族像萝蔓一样,不管世道盛衰,都能生息不绝。后来,余氏每一支族人外迁,所建祠堂大门上都会挂上“萝蔓世家”的牌匾,以示家族荣耀和人心不散。余氏有言“天下萝蔓是一家”,在淳安县,你遇到别的余氏,一问是不是萝蔓世家的,一般他们都会笑着点头。宋京余氏文脉昌盛,据其宗谱统计,余氏共出过18名进士,南宋省元余梦魁、明代“四世柏台”的余惟宾、余思宽和余仕洪、余乾贞父子等都出自此脉。如今的家庙前,沧桑的旗杆石被整齐放着,当年村里有余氏族人考上进士,就会新制旗杆石,挂旗以彰荣耀。南宋开始的竹马舞,如今依然在家庙前跳着:山前小溪的石拱桥,依然安然陪伴着家庙;逢年过节回村的余氏人,依然抬头就望见家庙的牌楼巍峨如昔……500年,弹指而过,不过一座家庙的时间。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