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古代中国航海文明的见证者( 三 )


千年前那个有着世界影响的港口城市是多种要素合力的结果,比如政策保障、国家支持、社群活力、科技与人文的涵养等。这一切都需要在现在这座古今叠压的城市格局中去寻找、去拼图。
北宋时期在泉州设立的市舶司,是文献可确考、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早期海关机构,标志着泉州正式成为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口岸。其遗址现在已经被考古学家发现并确认。
避居泉州并曾积极参与海洋贸易的南宋皇族——南外宗正司,其衙署遗址也已经得到考古发掘证实。
特别要提及的是,曾经“瓷行天下”的德化窑、磁灶窑遗址经过考古发掘有很多的新发现,相关窑址持续时间长、文物标本齐备、技术链条清晰,是研究外销瓷的重要参考,已经得到妥善保护;它们连同新近发掘的安溪下草铺冶铁遗址等生产性设施,让泉州及其腹地的经济生态系统得到了生动展示。考古学家和文物保护专家的辛勤汗水,让千年古港的历史风貌得以清晰呈现。
作为海洋文明的窗口,泉州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影响力还可以从无数沉船的水下考古中得到生动展示。
1973年发现的泉州后渚沉船,年代约1277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海船(福船类型)之一。后渚古船的流线型船型设计和水密隔舱结构代表了我国古代造船史上的杰出成就。水密隔舱技术是中国对世界航海的重大贡献。船舱中以横隔板分隔开,形成彼此独立且不透水的各个舱位,不仅增加了船体的强度,而且即使某一舱位触礁进水也不危及其他舱位,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体进行修复与堵漏就可使船只继续航行,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这艘海船显然是满载而归,从其出水船货,仅香料一项,即可看出当年泉州港海洋贸易之繁盛:乳香、沉香、檀香、苏木、胡椒、龙涎香……香料之路上的产品应有尽有,完美展示了一张古代海洋贸易网络的历史画卷。
1987年发现的“南海一号”宋代沉船,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水下考古成果。这是一条从泉州港起航,计划前往东南亚乃至印度洋,却不幸沉没于广东川岛海域的一艘远洋商船,其船体保存之完好、贸易物品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船上满载着从泉州上船的货物:陶瓷、铁器、丝绸、漆器、锡器、金银首饰、银锭钱币等等。有的船货上还写明了货主的姓氏,如陈、林、黄、李等,均属世居泉州的海商家族。《萍洲可谈》等文献所描述的商人在海船上瓜分空间、分占储物,“下以贮物,夜卧其上”的情形,恍若历历在目。
泉州是无数经典文本中予以赞美的“光明之城”,是以Zaitun(Zayton,刺桐)而闻名于世的东方大港。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的大小海船汇集在港口,期待着“风色既顺,一日千里”的远行;又或者,满载而归的航船刚刚靠岸入港,迎接它们的是无数新的梦想……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