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宁夏贺兰山东麓:小葡萄带来大产业( 二 )


葡萄酒产业上接农业、中间依托加工、下连文旅健康 , 是典型的“第六产业” 。 近年来 , 产业的融合升级、高质高效 , 带来农民的深度参与、富裕富足 。 凌晨4点 , 贺兰山下的银川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广场 , 三五结伴的村民早早集结 , 等待劳务公司的中巴车拉他们去葡萄园干活 。 村民景香花乐此不疲:“搬到这儿之前 , 都没见过葡萄树长啥样 。 经过培训 , 现在展藤、抹芽、绑蔓都熟练了 , 干到中午就回家 , 工资一天100多元呢 。 ”
种葡萄种出了产业 , 也种出了风景 。 随着产业愈发兴旺 ,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 , 百余家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酒庄逐渐成为紫色旅游的新地标 。 去年 , 来宁夏酒庄旅游的游客达100万人次 , 来宁夏的国外嘉宾中至少60%为葡萄酒而来 。
约两三好友 , 到贺兰山下 , 品酒、聊天、观星 , 望山生活 , 悠然栖居……村民们嗅到了民宿经济的商机 , 依托周边的葡萄酒庄、贺兰山岩画、镇北堡西部影城等旅游资源 , 村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农业 。
2017年 , 在外打拼多年的昊苑村村民张莉 , 得知村里要整村打造“望山民宿村” , 便辞职返乡 , 将自家闲置的老院子进行改造 , 开办民宿 , 旺季“一房难求” 。 如今村里的民宿已有10家 , 基于葡萄酒的乡村旅游每年为昊苑村创收超5000万元 。
“下一步 , 我们将以葡萄酒为主导 ,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探索形成一批绿色生产、智慧化管控、利益联结的产业发展模式 ,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 做大领军企业 , 扩大就业供给 , 促进产区及周边群众增收 , 真正实现‘兴一个产业 , 富一方百姓’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赵永清说 。
《光明日报》( 2021年07月21日 04版)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