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蟾发现 , 很多游客慕名而来 , 但来了后吃饭落脚的地方很少 。白宇蟾看准商机 , 申请创业贷款 , 在大鱼塘村民小组开了家农家乐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收益 , 经营农家乐的第5年 , 我就把贷款还清了 。”白宇蟾说 。
在哈尼梯田所在的地区 , 10年来 , 当地政府充分利用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响亮名号 , 通过发展旅游业、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借助互联网宣传等多重举措 , 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
不仅多了农文旅融合 , 传统农业也有了更多收入 。2016年以来 , 元阳县大力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 , 打造休闲绿色生态农场 , 提供沉浸式农耕体验服务 , 增加梯田红米、梯田鱼、梯田鸭等农特产品销量 , 有力保障了哈尼梯田的永续利用 。
借势互联网 , 梯田的好产出卖出了好价格 。“老一辈人在云上梯田耕作 , 我们通过网络 , 把梯田文化、农特产品通过互联网进行宣传和销售 。”哈尼族姑娘丁继楠从互联网发展中看到了返乡创业的新机遇 。2019年 , 她辞掉工作回到村里 , 成为一名自媒体主播 。在短视频平台中 , 丁继楠身穿哈尼族传统服饰 , 向全国的网友介绍哈尼文化和当地的风土人情 , 抓鱼、插秧、制作特色美食等日常生活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
现在 , 丁继楠的团队在元阳县新街镇多依树村委会多依树下寨开了一家民俗馆 。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 , 向更多人讲述哈尼人的故事、哈尼梯田的故事 。
申遗成功10年 , 哈尼梯田文化遗产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3928元增长到2023年的12502元 。梯田依然美丽 , 哈尼人民更加富裕!(采访人员杨文明胡艳辉 , 曾智慧、马超贤参与采写)
链接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 , 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红河州的梯田规模宏大 , 恢宏壮观 , 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 , 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 。
2013年6月22日 , 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 ,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所体现的森林、水系、梯田和村寨“四素同构”系统具有突出普遍价值 , 其完美反映的精密复杂的农业、林业和水分配系统 , 通过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社会经济宗教体系得以加强 , 彰显了人与环境互动的一种重要模式 。
在申遗成功后的10年里 , 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一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
从哈尼梯田申遗成功至今 , 围绕着梯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脚步就从未停歇 。云南省红河州不断加大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力度 。据悉 , 10年来 , 元阳县在哈尼梯田核心区(含缓冲区)持续投入 , 实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田园综合体项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哈尼梯田生态修复、元阳县数字哈尼梯田等工程项目建设 。同时 , 不断加大对传统民居和村落的保护力度 , 改造传统村落64个、挂牌保护传统民居1603户、累计修缮保护遗产区民居4500余幢 , 使民居和村寨留住了原真、特色与乡愁 。
在做好保护的同时 , 元阳县积极做好当地的文旅融合发展 , 让当地百姓靠着保护好的梯田吃上“旅游饭”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成功10年来 , 景区重点发展旅游特色村5个 , 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450家 , 有310户农户从事旅游生产、运输、服务等行业 , 直接或间接吸纳40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
这些数据也表明了遗产区不仅护住了哈尼梯田“四素同构”生态系统 , 还不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哈尼梯田”旅游文化名片 , 让哈尼梯田不断释放出旅游“红利”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丹江|丹江边上鸡鸣三省的千年小镇,有完整的古建筑群,却少有人知
- 瓜州|一个沉寂千年的古镇瓜州,不比敦煌差
- 古镇|四川有一个偏僻的小镇,不仅保留了许多明清时期的古代建筑物,而且还保留了12棵千年的树木。
- 彝族节日风俗 彝族节日风俗简介
- 心跳|穿越千年的心跳:探秘达马万德的魅力之旅
- 草原|跨越千年的回响——克孜勒奥尔达的传奇之旅
- 梯田|科迪勒拉水稻梯田——绿色的阶梯,文化的印记
- 走千年古镇,延千年文脉 看儋州中和镇蝶变,焕旅游新生
- 古镇|里德尔:千年古镇的回响
- 佛说爱情感悟的句子 禅语感悟爱情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