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大别山农业旅游创新发展途径(二)

大别山|大别山农业旅游创新发展途径(二)

文章图片

大别山|大别山农业旅游创新发展途径(二)

文章图片


资源导向的创意农业旅游发展模式

该模式的重点是通过创意提升优势资源或特色资源 , 从而将传统农业与旅游融合 , 实现产业升级 , 形成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 带来更大的综合效益 。 以大别山蕲春中草药为例 。 作为医圣李时珍的故乡 , 祁州是明中叶著名的中药材进出口口岸和商埠 , 中药材吞吐量居长江淮河之首 , 这里的农民一直习惯于种植中草药 。

近年来 , 在全球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格局下 , 蕲春县中草药种植面积增加3733.33hm2 , 工商登记艾滋病相关企业651家 , 6000多家线上线下业务 , 员工2万余人 , 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 , 年产值20亿元 。 在此背景下 , 依托特色资源重塑产业链 , 实现“医旅联动” , 成为蕲春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最佳路径 。 将旅游要素充分融入“医药产业、药材种植、医药物流、医药文化、中医药治疗”5大板块 , 开发“医疗、医疗、食疗、疗养”系列旅游产品 , 发挥中医药产业增长极 , 全面实现文化、医药、旅游、农业等行业的深度融合 。

文化传承型创意农业旅游开发模式
该模式在传承乡村地方特色文化的基础上 , 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和需求 , 整合旅游农业资源 , 增加农业附加值 , 打造符合游客需求的发展模式 。 以茶叶为例 , 大别山区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 , 覆盖大别山区29个县市 , 茶叶创造的价值也占当地居民收入的50%以上 。 但是 , 茶农对茶叶能够创造价值的认识 , 还停留在卖茶上 。 近年来 , 在“美丽乡村”政策的推动下 , 英山县拥有茶园面积1.53万平方米 , 建成了5个万亩茶带、5万多亩茶叶社区、30多个茶叶专业村 。 被评为“中国名茶(绿茶)之乡”和“全国国家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标准县” 。

但如果没有文化底蕴 , 只有茶园观光 , 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 交通不畅 , 这些都将制约游客的选择 。 在此基础上 , 笔者认为 , 可以在茶山地区建设规模不大的“特色茶文化农场” , 农场必须有完善的接待体系 , 让游客体验吃、住、行、游、大农场主题特色购物娱乐 , 在茶农的参与下 , 完成种茶、采茶、泡茶、品茶、品茶、茶艺、茶点的完整体验 。 居民可以展示传统的泡茶技术 , 游客还可以跟随居民学习制作特色茶点 , 体验传统茶村古民居的茶俗 。

【大别山|大别山农业旅游创新发展途径(二)】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