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抱坡溪:昔日臭水沟今日“景观带”( 二 )


据了解,抱坡溪周边农业生产所用的化肥和农药带来的农业面源污染,以及河流两岸的城市道路面源污染,也是其水质下降的一大原因 。因此,除了下大力气治理点源、外源污染外,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也需同时发力 。
针对面源污染,三亚积极“找准病因、对症下药、精准施治” 。为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在周边农业用地上安装灭虫灯、螟蛾类诱捕器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物资,以及开展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工作,推动“肥药双减”,有效减少了化肥和农药带来的污染 。同时,建设了5座初雨调蓄池,共计2.88万立方米调蓄容积,解决了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问题 。
三亚抱坡溪:昔日臭水沟今日“景观带”
文章图片

治理前的抱坡溪湿地公园水质呈劣V类 。
此外,在生态提升方面,由市水务局主导建设的抱坡溪生态湿地工程,通过截流附近入溪的农田尾水及受污染河水,经湿地前置塘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氨氮等污染物质后,进入表流湿地,污染物通过植物根茎基部的微生物进一步消减后排入沉水植物塘,塘内配合水生动植物协同作用,促进并维持范围内生物多样性,改善水生态环境的同时,进一步稳定水质 。最终经湿地处理后,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水体水质得到明显提升 。“在原有河道的基础上,对驳岸进行放缓,沿坡种植陆生、亲水、水生植物,对水系起到渗、滞、蓄、净的作用 。在多举措共同实施下,不仅美化了抱坡溪湿地公园环境,还净化了水质 。”市水务局工作人员说 。
为推动河道治理常态化、长效化,除了针对各类问题进行改善之外,抱坡溪湿地公园还安排河道管理专员,深入公园内进行排查,随时关注河湖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同时,经常组织湿地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发动周围群众参与湿地管理保护 。
系统治理后,抱坡溪变了模样 。现如今,抱坡溪消除劣V类水体,稳定在地表水III-IV类水体 。再见清溪、又见鱼虾,直接受益的是抱坡溪沿线的居民 。陈太钦经常带着家人到抱坡溪湿地公园散步 。他感慨道:“看到鸟儿从水面掠过,就能感受到人与自然是何等亲近 。”
生态湿地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水生态得到修复的同时,自然景观改造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
2018年底,三亚建成了抱坡溪湿地公园,并对公众开放 。公园陆地面积和水域面积占地约17万平方米 。往后经过改造升级,建成了整体形象突出、基础设施完备、湿地景观独特,集生态保护、雨洪调蓄、生态旅游、宣传教育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具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休闲娱乐场所,成为三亚城市生态环境的“加湿器”“制氧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