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今日小暑:觅一方清凉,守一寸光阴( 二 )


小暑前后 , 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 。 华南东部 , 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多连晴高温天气 , 开始进入伏旱期 。
小暑养生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 “春夏养阳” 。 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 , 要注意劳逸结合 。 小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在忙于夏秋作物的田间管理 。 炎热的气候 , 由于出汗多 , 消耗大 , 再加之劳累 , 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 。
“热在三伏” , 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 。 “伏”即伏藏的意思 , 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 。 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 , 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 。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 , 三伏烙饼摊鸡蛋” 。 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 , 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 , 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 , 或甜或咸 , 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 , 多吃水果也有益的防暑 , 但是不要食用过量 , 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 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 , 夏不坐木 。 ”的说法 。 暑过后 , 气温高、湿度大 。 久置露天里的木料 , 如椅凳等 , 经过露打雨淋 , 含水分较多 , 表面看上去是干的 , 可是经太阳一晒 , 温度升高 , 便会向外散发潮气 , 在上面坐久了 , 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 。 所以 , 尤其是中老年人 , 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
小暑风俗
吃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 , 伏日人们食欲不振 , 往往比常日消瘦 , 俗谓之苦夏 , 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 。
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 , 称为吃伏羊 , 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 , 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 , 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
吃过水面炒面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 。 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 , 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 , 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 , 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 , 然后再磨面食之 。
给牛改善伙食
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 。 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 , 据说牛喝了身子壮 , 能干活 。
吃芒果、办莲花节
所谓小暑吃芒果 , 代表这个时节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 , 台南县白河镇的莲田盛产莲蓬和莲子 , 素有莲花之家的白河镇每年都会举办莲花节 。
下面是关于小暑节气的古诗词:
《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
唐朝?元稹
倏忽温风至 , 因循小暑来 。
竹喧先觉雨 , 山暗已闻雷 。
户牖深青靄 , 阶庭长绿苔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