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放牛班的奔跑

辽宁省鞍山市东南方向15公里处 , 有片连绵的山区 , 车少、路宽、天高地阔 。 这里是练习跑步的好场所 。
每天早上五点 , 一辆白色的四轮摩托盘桓于山路 。 车在前指引 , 后跟一群跑步的孩子 , 最小的六岁 , 最大的十七岁 , 高高低低、疏疏散散的一片方阵 。
引擎声始终盖不住“踏踏”的脚步声 。 10岁左右的小孩儿自己散着跑 , 13岁以上的大孩儿则统一“连车”:牵引绳一端连接着孩子 , 一端连接着车尾 。 十几根绳子晃得五彩斑斓 。
偶尔车加速 , 后面即有喊声:“老爸 , 慢点!”车和人的时速保持在20公里左右 , 一路经上坡、下坡 , 共计16公里 。
开车的是柏剑 , 48岁 , 鞍山华育中学副校长兼体育老师 。 这些跑步的孩子多来自于问题家庭 , 现由柏剑助养、训练;孩子们管他叫“老爸” 。
读书或是这群孩子改变命运的最佳方式 , 可他们中的多数文化成绩不行 , 被认为是“放牛班”的学生 。 柏剑让他们练马拉松 , 通过考体育特长生或运动员达级来上大学 。
“跑马拉松成本低、回报高 。 只要心脏没问题 , 都能练出来 。 ”柏剑说 , 参加工作26年 , 他助养过120多个孩子 , 从中练出了6位省级以上专业运动员、48位大学本科生 , 并有4人研究生在读 。
眼下 , 还有26个孩子生活在柏剑成立的“梦想之家” , 由他陪练马拉松 。
给这么多孩子当爸爸 , 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宿舍|放牛班的奔跑
文章图片

2020年7月10日 , 孩子们跑步前做连车准备 。 新京报采访人员 冯雨昕 摄
“不碰见老爸就废了”
柏剑中等个 , 身板结实 , 浓眉细眼、硬发直立 。 他的衣着非常固定 , 一年四季就是那几套运动服 , 蓝的、红的、白的 。
1973年 , 柏剑出生在辽宁葫芦岛的大山里 。 读小学时 , 他每天要跑10里地的山路上学 。
最初他不知道自己体育好 , 上了初中第一次参加运动会 ,1500米的比赛甩了第二名两圈 。 老师注意到他 , 要他好好练体育特长生 , 说不定能凭此考大学 。
柏剑开始有意识地自我训练 , 每天都往两腿上绑沙袋 , 24小时不拿下来 。
后来他凭体育特长考上锦州师范专科学校 , 1995年毕业分配到鞍山二中做体育老师 。
参加工作不久 , 他就遇上了庞浩 , 一个因原生家庭矛盾而无人照顾的男孩 。
庞浩总逃课去网吧 , 还打架、不服管 , 打碎了教导主任的三副眼镜 。
但庞浩对柏剑另眼相看 。 当时学校的体育组在一栋小楼的二层 , 柏剑下楼不走楼梯 , 从平台一跃而下 。 他练过几下武术 , 上体育课时会摆摆拳脚 。 包括庞浩在内的男学生们很佩服他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