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宁夏包工头耗尽千万家产,19年在沙漠种树100多万棵,声称不图钱( 三 )


为了不分散精力 , 孙国友甚至减少了外出承包工程的时间 , 钱 , 他也顾不得挣了 。
然而 , 理想很丰满 , 现实很骨感 。 大自然很快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

他费尽力气栽种的那些树苗 , 一夜之间就被大风连根拔起 , 消失的不见踪影 。 而那些剩下来的树苗 , 存活率也寥寥无几 。

然而 , 这还仅仅是开始 。
当他真正开始在沙漠里种树时才发现 , 水源、树苗的运输 , 浇灌 , 维护 , 每一件事都是一个大工程 , 而且 , 没有哪一样不需要巨额投入 。
前期投入的几十万 , 扔进去都没翻起什么浪花 , 就这么被白沙“吞噬”了 。
直到此时 , 孙国友才发现 , 跟大自然对抗绝非易事 , 人在自然界面前太渺小了 。

可是 , 这个倔强的四川汉子没有因此退缩 。
他是农村孩子 , 吃百家饭长大 , 吃苦他不怕 , 就怕没有希望 。
资金不足 , 他就想办法凑 , 春季带着一两百个工人在沙漠里种树 , 四月份就继续回内蒙古承包工程 , 挣的钱维持来年的植树开销 。
万亩沙漠的沙子太厚了 , 机动车根本开不进去 , 他就带领工人扛着树苗 , 步行几十里路 , 把树苗一颗颗运进荒漠中 。

后来 , 实在走不动了 , 孙国友就带领工人 , 自费在荒漠里修路 。
树苗被风卷走了 , 他就不停地栽 , 拔起了 , 再栽 , 如此循环往复地和风沙作顽强斗争 。
沙漠种树 , 水源是根本 , 没有水 , 即便是最耐旱的旱柳、胡杨和刺槐等树苗 , 也无法存活 。
因此 , 每次孙国友都会和工人一起去几十里外的地方拉水 , 因为效率太低 , 他们常常忙得吃不上饭 。
所幸 , 在辛苦一年多后 , 第一批栽种的树苗 , 竟然成活了20% 。
看着它们慢慢泛绿、抽条、在风中轻轻摇摆时 , 孙国友激动地热泪盈眶 , 终于在沙漠中扎下了根 , 太不容易了!

而更令他高兴的是 , 一向反对他的妻子武金明也渐渐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
“我家就在宁夏的盐池 , 四周的环境非常不好 , 每年春天都会刮风 , 风沙特别大 , 院子里都被沙子埋上了 , 生活非常不方便 。 ”
在采访中 , 武金明如是说 。
作为妻子 ,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定地支持丈夫的做法 。
有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后 , 孙国友的干劲更大了 。
他花了三年的时间 , 勘查了无数个地方 , 才终于在沙漠上 , 打出一片水源 , 彻底解决了林场缺水的问题 。
当看到清水汩汩流出时 , 孙国友高兴地像个孩子 , 大声叫嚷着:“水来了 , 水来了……”

经过孙国友夫妇的五年播种 , 如今荒漠已经变成绿洲 , 树苗茁壮成长 , 成为挺立的大树 , 直径都有脸盆那么粗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