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盘龙古道,情势雄厚,这里是西南情怀( 二 )



在铁山的中间位置 , 有一些房子 。 阳光柔和地照耀在一栋古老的戏楼上 , 那栋破败的戏楼 , 就像一个经历了无数风霜的老者 , 虽然破败 , 但依旧庄严而安静 。 正对着你的是“太和庵” 。 相传 , 先帝为了躲避战火 , 逃到了蜀 , 路过青泥岭的时候 , 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 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名字 。 这座大剧院正对着太和庵 , 正应了“老庙正对大剧院”这一谚语 。 古老的舞台上 , 曾经上演了无数人生的喜怒哀乐 , 在每年的三十日 , 都有一段时间 , 在这个舞台上 , 有一段时间 , 会有无数的观众 , 从四面八方赶来 , 观看这一段表演 。

从太和庵后面的山坡上爬到铁山之巅 , 他有些疲惫 , 便在山坡上的一块石头上休息 , 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 看着远方的山河 , 看着脚下的道路越来越窄 , 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 房子前面和后面的小树林 , 还有宁静的小房子 , 都在享受着日光的洗礼 , 呈现出一种宁静而质朴的感觉 。 他站起来 , 走进一片灌木丛 , 荆棘丛生 , 蜿蜒曲折 , 一直延伸到了一片荒芜的森林中 。 蒿草间 , 碎裂的瓦片闪着寒光 , 如无声的诉说 。 邑人清乾隆举人张绶曾如此描述过:“从山脚往上 , 长达十余公里 , 山路狭窄 , 每一步都是陡峭难行 。 在很久以前 , 这是一条由玉门到铁山间的通往蜀的道路 , 两边都是陡峭的峭壁 , 都是挖石成路 , 以铁索相连 。 时至今日 , 那条通往蜀都的铁索 , 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 那条在悬崖上若隐若现的古老甬路 , 也已经被茂密的林木所遮蔽 , 被风吹雨打 。
【铁山|盘龙古道,情势雄厚,这里是西南情怀】到了山顶 , 视野变得开阔起来 。 往右边走几步 , 是一个院子 , 几座寺庙 , 这里应该就是古代铁山寺的所在地了 。 院子内外 , 都是新砖新瓦 , 一座历经风吹雨打的墓碑 , 上面的字迹早已模糊 。 神庙的大门紧闭 。 一座座破败的建筑矗立在角落里 , 这些建筑经历了无数年的风雨 , 经历了无数的沧桑 , 苍老的尸体与青松、杂草融为一体 , 与这座山峰融为一体 。
他向左边爬去 , 到了山顶 , 这里三面都是峭壁 , 但四周都是空旷的很 , 在一片平地上 , 有一间寺庙 , 说是玉皇殿 , 大门依旧上了锁 。 在蒿草地中间 , 有几根断掉的柱子 , 看上去就象院子里的篱笆一样 。 太阳还在照耀着寺庙的屋顶 , 阴影笼罩着空荡荡的院子 , 像是一场无法逾越的梦 。 残存的墙壁上 , 还能看到这座寺庙的辉煌 ,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 , 已经很难看到它的模样了 。

绕过玉皇正堂 , 一阵凉风吹过 , 悬崖边有数株青松耸立 。 他站在大树下 , 向远处望去 , 只见大山层层叠叠 , 郁郁葱葱 , 一条蜿蜒的河流静静地躺在山峰之下 , 狭窄的道路像是一条绳子 , 盘旋在山峰之间 。 他的心神已经飞到了遥远的天边 , 耳边是连绵不绝的松涛 。 一一三二至一一五六年间 , 青泥岭被南宋朝廷选为抗击金军的第一线 , 吴玠 , 吴璘 , 吴挺等将军率部八万多人 , 在此设防 。 青泥岭上硝烟弥漫 , 马蹄长嘶 , 嘉陵江上到处都是硝烟弥漫 , 为了保护仙人关 , 吴玠和吴璘二人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了这里 , 与金人进行了大大小小的战斗 , 利用山势陡峭 , 河水奔腾 , 取得了一场以寡不敌众的胜利 。 仙人关、杀金坪、胜金坪 , 一个个充满了传说的名字 , 记载了青泥岭多年来 , 被尘封在尘埃里的一幕幕往事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