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藏“天然鱼库”鱼量庞大,或达2亿公斤?人们怎么不进行打捞?( 二 )



关于这一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 一点在于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 , 另一点则是历史因素影响 , 我们先来看看西藏地区的宗教文化 。 在藏族原本的宗教文化中 , 存在一种被称作“鲁”的生物 。
它是藏族文化中的龙神 , 在苯教传说中 , 鲁龙生活在山林池泽的五个方向中 。 鲁龙有好有坏 , 具体要看是哪个地方的龙神 。 不过在过去几百年中 , 藏族宗教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 这一文化又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

这大概可以分为两个时期 , 一是苯教时期 , 二是藏传佛教时期 。 苯教时期的鲁龙形象非常丰富 , 龙神有人身、马头或者蛇头、虎头等等 。 几乎生物界中的任何一种动物 , 不管大的小的 , 吃肉还是不吃肉 , 这些都可以是龙神的形象 。
简而言之 , 龙神存在于西藏的每一个地方 。 其实这种宗教形象很好理解 , 出于对自然的敬重和敬畏 , 藏族原本的文化形象将人们的这种保护意识深耕于宗教故事中 。

在鲁龙有了方位的概念后 , 苯教也开始认为在东南西北这几个方向中都有龙神守卫 。 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 , 龙神有了具体的分工和形象 , 并且掌管不同的职位和权力 。
宗教文化的影响随着佛教的到来 , 藏族地区的宗教文化形象开始有了一些改变 , 与龙神一起改变的还有佛教文化中的各种精怪 。 特别是佛教中的那迦形象 , 原本在佛教中这是一种大蛇神 。 本意可以指大象或者鲸鱼 , 不过后来经过演化开始在蛇的基础上吸收了象、鱼等形象 , 最终生活在水中 。

那迦传入藏区后 , 又因为它们生活在水中 , 同时降雨的特征又与本土宗教文化中的龙类同 。 因此藏传佛教中将那迦翻译为神龙 , 随着藏传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兴起 , 人们开始逐渐接受这一概念 。

在苯教与藏传佛教相互融合的过程中 , “龙病”的说法开始在周围传开 , 它也被叫作那迦病 。 因为那迦形象起源于蛇 , 又与水中生活的鱼有关 , 所以那迦被认为是有毒的 。 而龙病被认为是那迦毒气影响所产生的一种疾病 , 在后来的宗教文化演化中 , 龙病开始与祭祀有关 , 并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

藏族宗教中的祛病是祭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 为了祭祀鲁龙神所在的场地 , 也就是江河湖这些地方 , 包括一些小溪小河也可以是祭祀的场地 。
而祭祀用的祭品则是鱼虾们最喜爱的食物 , 比如甜品、生肉、奶制品、酥油等充满藏族特色的食物 。 在藏族文化中 , 这些物品被称作龙药 , 人们相信只要向水中的鲁龙神投放龙药 , 那么身上的龙病就会被驱散 。

随着宗教祭祀仪式的展开 , 以及藏族宗教文化在人们心中的根植 , 藏族同胞们都相信水中的鱼类是有神灵保佑的 。 因此 , 几乎每个藏族人民都不会食用鱼类 , 只有极个别宗教信仰不同的藏民才会食用鱼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