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珠峰队长:身在地狱,眼在天堂( 四 )


为了激励自己实现梦想 , 他想办法把自己的手机和车牌尾号都变成了“8848” , 也就是珠峰的海拔高度 。
一次次向雪山进发的过程中 , 他还萌生了一个“电影梦” , 想着把珠峰美景拍下来 。 他用了5年时间把高山向导 , 再培养成高山摄影师和航拍手 , 而他自己也努力转型现场导演 。
直到2019年 , 苏拉王平感到“梦想成型”了 。 他组织了那次珠峰攀登 , 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珠峰队长” , 也把纪录片拍了下来 。
电影|珠峰队长:身在地狱,眼在天堂
文章图片

川藏队在珠峰顶唱起代表家乡的歌曲 。
为了这部“情怀片” , 苏拉王平说自己已经“砸锅卖铁” 。 前期拍摄筹备几乎掏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 新冠疫情以来 , 川藏队的登山业务大幅减少 。 为了给《珠峰队长》后期制作输血 , 他打起了家里房子的主意 。
冒着生命危险 , 花了毕生积蓄 , 拍一部“可能会亏得很惨”的纪录片 , 值得吗?
苏拉王平强调:“这部片子的意义不局限在院线 。 它会变成一部科普片 , 到我八九十岁时 , 肯定还有很多人在看 。 想要登珠峰的人 , 可能会看十遍二十遍 。 为中国民间登山发展做一些小小的贡献 , 我觉得意义就在这 。 ”
花几十万登山 , 值得吗?
尽管发展了20多年 , 但登山在国内还是一个相对小众的运动 。 人们没看过完整的珠峰攀爬过程 , 难免会对这项运动存有误解 。
企业家王石年近60岁 , 两次登顶珠峰 , 当时就有人调侃他是“被抬上去的” 。
针对这种说法 , 苏拉王平对新周刊采访人员直言:“没地方抬也抬不动 。 到了高山上 , 人人都是平等的 。 无论多危险的路段 , 都得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上去 。 雪崩、落石和滑坠等风险一样都不会少 。 ”
他解释说 , 在预算较充足的前提下 , 登山者的保障可能会增加 , 例如多聘请两三位高山向导 。 保障增加并不意味着风险减少 。
电影|珠峰队长:身在地狱,眼在天堂
文章图片

从大本营看见雪崩 。
很多时候 , 登山者得靠不断的自我突破 , 来回应登山的风险 。 从“人生第一座雪山”开始 , 他们完成5000米、6000米、7000米以及8000米雪山的攀爬 。 这段登山经验的积累短则3至5年 , 长则十多年 。
除了体能和技术外 , 登山也需要足够的装备和经济支持 。 目前 , 珠峰攀爬的费用 , 一个人至少要35万至40万 。 为了圆珠峰梦 , 队员车夫毅然卖掉了家中店铺 , 甚至借了钱来报名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