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奖|全球仅3位!我国科学家荣获国际大奖( 二 )


值得一提的是 , 他同国内外岩溶学家一起积极推动重庆武隆喀斯特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喀斯特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 , 并于2007年6月申报成功;全力推进重庆市金佛山联合贵州施秉、广西桂林和广西环江申报第二批“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 。 申遗成功给这些地方带来了极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 袁道先院士还推动了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设立 。
心系民生 , 治理石漠化造福百姓
“岩溶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 , 是要为老百姓服务的 。 ”这是袁老经常告诫学生们的一句话 。
我国是岩溶大国 , 岩溶区占国土面积的1/3 , 南方以滇黔桂为中心 , 北方以山西高原为中心 , 碳酸盐岩分布面积达340多万平方千米 。 西南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地区 ,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特殊 , 土壤贫瘠 , 呈现“土在楼上 , 水在楼下”“石多土少”等特点 。
石漠化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 , 导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 , 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 , 石漠化严重地区寸草不生 。 他将石漠化视为继西北地区沙漠化和黄土地区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
袁道先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问题以及由此导致的贫困问题 。 针对石漠化“病情” , 袁道先带领团队因地制宜地开展石漠化治理 , 坚持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核心 。 他与多个植物研究所合作 , 帮助岩溶区农民在石缝中种植金银花、连翘、火龙果等经济作物 , 不仅避免了水土流失加剧 , 也保证了农民的经济效益 。 如今 , 重庆南川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广西平果的火龙果种植基地 , 都已成为我国石漠化治理的成功典范 。
他还和多位专家一道 , 跋涉6000公里考察西南贫困山区 , 上书国务院提出西南岩溶山区科技脱贫建议 。 在袁道先等院士的不懈努力下 , “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被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纲要 , 我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
“人生不知足 , 奔驰竟朝夕”
今年8月24日 , 就是袁道先院士的90大寿 , 虽然已是鲐背之年 , 袁老却没有放下手中的工作 。
“袁老每年要带1个博士 , 1-2个硕士研究生 。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杨平恒教授是袁道先的学生 , 他说袁老年事已高 , 不能亲自到一线跑野外做研究了 , 但还是在学术上培养硕博士研究生 。
【大奖|全球仅3位!我国科学家荣获国际大奖】在学术研究方面 , 袁老非常注重岩溶学的科学问题 , 要求团队和学生的研究内容直接服务于国家需求 , 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 为应对喀斯特槽谷区资源环境问题 , 在袁道先的指导下 , 西南大学从2004年开始在重庆金佛山及周边喀斯特槽谷地区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 2021年获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金佛山站) 。 袁道先是金佛山站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 非常关心该站围绕“喀斯特槽谷脆弱生态环境演变与生态修复”这一重大生态科学问题开展的监测和研究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