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醉人”的事业——贺兰山东麓崛起“紫色产业”( 二 )


“首批我们在全国认证了30多位讲师 , 范围覆盖20多座城市 , 以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居多 , 培训学员基本都是‘90后’年轻消费群体 。 ”银川市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联盟理事长苏龙说 。
为适应葡萄酒个性化、差异化和特色化的消费趋向 , 宁夏产区确定了酒庄化发展模式 。 绿色生产、智慧管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追逐“紫色梦想”到打造“中国品牌” , 随着知名度的提升和内销、出口量的不断扩大 , “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酒 , 日渐成为世界餐桌上的“常客” 。 不同地域、不同肤色的酒庄庄主、酿酒师、经销商纷纷慕名来到宁夏 。
“酿一瓶宁夏风土的好葡萄酒” , 是酒庄庄主张言志作为一名酿酒师的情怀 。 一直从事进口酒生意的他 , 来到宁夏投资建设酒庄 。 “我们有实力和进口酒同台竞争 。 ”不断攀升的销售业绩 , 证明了张言志的判断 。 如今 , 他已将葡萄园扩至3万亩 。
“葡萄酒+”:绘就产业富民新画卷
连日来 , 劳务经纪人张鹏飞每天带着100多名工人在葡萄园采摘 。 “葡萄园的活不重 , 工人大多是家庭妇女 , 不仅能赚钱 , 还能照应家庭 。 ”他说 。
48岁的张鹏飞家住永宁县闽宁镇 , 那里的6万多名群众全部从西海固搬迁而来 。 张鹏飞说 , 葡萄园给周边农民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 不少村民还买了小汽车 。
特色产业只有成为富民产业 , 才更具“生命力” 。 采访人员了解 , 宁夏葡萄酒产业每年能为生态移民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 工资性收入约9亿元 , 贺兰山东麓地区农民收入中的三分之一来自这个产业 。
近年来 , 贺兰山东麓极具中式风格的酒庄 , 成为网红打卡地 。
走进源石酒庄 , 恍若来到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园林 。 酒庄庄主袁园介绍 , 酒庄自建成开始 , 一直免费向游客开放 , 年均接待游客30万人次 。 每年葡萄丰收季节 , 前来观光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 。 酒庄举办的“海棠节”“星空朗读”等活动 , 丰富了游客的文旅体验 。
【宁夏|“醉人”的事业——贺兰山东麓崛起“紫色产业”】据自治区文旅厅厅长刘军介绍 , 宁夏在推进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长廊建设中 , 将葡萄酒这一“紫色产业”融入宁夏文旅产业 , 充分发挥葡萄酒产业在生态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和高端体验游中的独特优势 , 推动文旅产业与葡萄酒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