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光南为什么出走联想?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

谁也没有想到,今天的联想会遭遇如此大的舆论风波,广大网友几乎一边倒的指责联想存在的各种弊病,大家的心情,属实是恨铁不成钢 。
或许,假如我们把时间线拉长一点,就会把那些年联想的“得与失”看得更明白和透彻,比如联想在26年前发生的一起“大事件” 。
1995年6月30日,联想总部召开大会,柳传志上台后发表了一段动情的演讲,说到伤心处,柳传志忍不住泪流满面 。

倪光南为什么出走联想?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内容大意是他非常珍惜与倪光南的共事之情,但为了联想的未来发展,特别无奈之下,只能忍痛解除倪光南总工程师的职务 。
听完柳传志发言,台上200多个联想公司高层刚开始是些许震惊,然后有些困惑,最后都化成了感动,并对柳传志的演讲报以了最热烈的掌声 。
随后,倪光南上台讲话,表示个人会尊重公司的决定,但依旧坚持自己对计算机发展前景的看法,即“核心技术才是最重要的 。”
台下那些稀稀落落的掌声,大多数都来自倪光南带过的学生之手 。自此,联想内部激烈的“柳倪之争”,彻底落下帷幕 。
时光一去不复返,在26年后的今天,联想成为了现在的联想,也让中国错失了第二个华为,至此我们可以说——不同的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 。

时隔多年,柳传志在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把这起事件形容为“联想的至暗时刻”,并认为联想的危机已经过去,未来会更加光明 。
同样是接受媒体采访,谈起这件事情,倪光南则微笑着回应,柳比较善于伪装,当时他“不过是表演而已” 。
孰是孰非,我们无从得知 。但如果说柳传志是中国企业界的“教父” 。那么,倪光南绝对称得上中国计算机领域的“活化石” 。
倪光南为什么出走联想?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区别,每个人对于这两者都会有不同的观点,但无论是哪一种职业,真正可以造福社会民众,推动社会发展的人,都值得被尊重 。
如今,我们可以在计算机上从容打出汉字来,并且完成信息交互,就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倪光南的无私贡献 。
1939年,倪光南生于浙江宁波,时值抗战最艰苦的时期,父母的谆谆教诲,自己的亲眼目睹,让他从小就懂得一个国家“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因此,如何“让祖国变得强大”,成了他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
事实上,相比国家其它的科研领域,我国的计算机行业起步并不算太晚 。1946年世界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诞生,而我国在1956年也成立了科学院技术计算研究所,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
1961年,倪光南以全5分的成绩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随后被分配到中科院计算所第六研究室上班 。
那个时候,计算所和数学所共用一座办公楼,当时华罗庚、陈景润、吴文俊等闻名中外的数学家都在这里工作,可以说,当时中国“最智慧的大脑”,都汇聚于此 。
倪光南为什么出走联想?柳传志事件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在吴几康先生的领导下,当时的计算所正在进行对119型计算机的研制,参加的科研人员大约有200多人,同时也是倪光南科研生涯的第一站 。
回忆起当年遇到的困难,倪光南院士说,我们当时的基础太薄弱了,根本没有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都是改行干计算机的 。
其次就是科研人员的物质条件比较差,但也是没办法的事,当时恰逢国家遭遇严峻的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都是一样的处境 。
与倪光南一起上班的都是年轻人,饭量比较大,根本吃不饱,晚上一般就吃一些玉米糊,然后喝点开水,对付一下 。
玉米糊比较容易有饱腹感,但过一会就完全消化干净了,纯属糊弄肚皮 。日子久了,大多数人在小腿上按一下就是一个小坑,那是由于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 。
当时计算所的工作安排是四组三班倒,每8小时换一班,昼夜不停地进行调制 。
由于倪光南工作表现突出,参加调制三个月后,就当上了值班班长 。
1964年4月119型计算机研制成功后,倪光南还被评为“计算机先进工作者”和“中科院北京地区先进工作者”,成为当时所里小有名气的业务尖子 。
那时的119型计算机有几千个真空管组成,耗电非常大,一个计算机加上供电、冷却设备等等,足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对于现在的年轻科研人员来讲,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