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场|迷失的蒙古:从草原到贫民窟,盲目西化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寥寥的几句诗词就能让人想起蒙古。湛蓝的天空,青翠的山峦,碧绿的原野,成群的牛羊,这样的蒙古大概是许多人梦想的地方。
森道哈达曾说:“静,不是围栏,城市也不是,最后游牧人的居所。那是我灵魂渴黏时,想起的悠悠白云”。这里曾经还是成吉思汗的故乡,是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的起源,这里还有着经历过金戈铁马的“燕然”和“狼居胥山”。
但是,在经历了大元的辉煌和近代的动荡后,蒙古还是那个蒙古吗?
牧场|迷失的蒙古:从草原到贫民窟,盲目西化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文章插图

消失的乌兰巴托
乌兰巴托原名“库伦”,始建于1639年,1778年起,逐渐定居于现址附近,并取名“库伦”和“大库伦,蒙古语为“大寺院”之意。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库伦为乌兰巴托,并定为首都,意思是“红色英雄城”。
乌兰巴托的历史并不长,只有300多年,但这并不代表他的文化浅薄,乌兰巴托的南北两面是连绵不绝的群山,东西两面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澈的图拉河子从中穿过,良好的地理条件让它自建成,就逐渐成为在漠北地区最大的城市和商业和宗教中心。
旧石器时代今乌兰巴托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图拉河沿岸还挖掘出匈奴时代的墓葬。曾是蒙古喀尔喀部最大的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锡地,时称“敖尔告”。这里还有着蒙古最主要的藏传佛教寺庙——甘登寺。可以说,有着浓厚的宗教底蕴的乌兰巴托是神秘的。
牧场|迷失的蒙古:从草原到贫民窟,盲目西化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文章插图

上世纪初,蒙古从中国独立全面投入苏联怀抱后,无论是制度还是文化都逐渐恶化。1990年苏东剧变后,蒙古又迅速投入欧美怀抱,迅速西化。中式的雕梁画栋,古朴沉静;苏式的庄严肃穆;西式的琳琅满目鳞次栉比的杂糅在这有限的空间内。
如今,走上乌兰巴托的街头看着一身朋克打扮的年轻男孩,画着靓丽的欧美妆容穿着皮草长靴的年轻女孩随着刺耳的重金属音乐嬉笑蹦跳,哪还有神秘的感觉,大概只能用违和二字形容。
盲目西化的后果是什么,是消失的乌兰巴托。
牧场|迷失的蒙古:从草原到贫民窟,盲目西化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
文章插图

再也配不上的“风吹草低见牛羊”
曾经的蒙古,湛蓝,碧绿,鲜活,是无数人心中的旅游胜地,现在却需要用“黑色”来形容。
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已经成为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这里的空气如今浑浊不堪,手持空气检测仪上的数据是正常数值的10倍,PM2.5参数是世卫组织推荐安全上限值133倍,每年因呼吸糟糕空气而患肺炎的孩子数不胜数。而前段时间中国北京出现的明显沙尘天气据调查也是起源于蒙古。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