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蝓是怎么长出来的

【蛞蝓是怎么长出来的】蛞蝓是由蜗牛转变而来 。年生2-6代 , 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或住宅的阴暗处 。在高湿、高温的季节最为活跃 。雌雄同体 , 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 , 产卵量400多粒 , 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 , 卵期10一17天 , 幼虫期55天 。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 。4—6月受害最烈 , 长江流域5—7月为害最重 。
蛞蝓外形特征:
常见蛞蝓像没有壳的蜗牛 。成虫伸直时体长30~60毫米 , 体宽4~6毫米;内壳长4毫米 , 宽2.3毫米 。长梭型 , 柔软、光滑而无外壳 , 体表暗黑色、暗灰色、黄白色或灰红色 。触角2对 , 暗黑色 , 下边一对较短 , 约1毫米 , 称前触角 , 有感觉作用;上边一对长约4毫米 , 称后触角 , 端部具眼 。口腔内有角质齿舌 。体背前端具外套膜 , 为体长的1/3 , 边缘卷起 , 其内有退化的贝壳(即盾板) , 上有明显的同心圆线 , 即生长线 。同心圆线中心在外套膜后端偏右 。呼吸孔在体右侧前方 , 其上有细小的色线环绕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