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攻略|海与海的相遇,是为了再见还是永不相见?

旅游攻略|海与海的相遇,是为了再见还是永不相见?

文章图片

旅游攻略|海与海的相遇,是为了再见还是永不相见?

文章图片

旅游攻略|海与海的相遇,是为了再见还是永不相见?

在长岛县 , 有一个著名的景点:黄海、渤海交汇处 。 岸上 , 有指示牌 。 水中 , 有分界线 。 这水中的分界线 , 像阴阳鱼一般在海面画了道弧线 。 它不像想象中的黄海水偏黄 , 渤海水偏清 , 而是相反 。 黄海得名不是水浑浊 , 而是过去黄海是黄河的入海口 。 后来黄河改道 , 名字却留了下来 。
这次看 , 是第二次 。 第一次在很多年前 , 照片上的自己站在两个大海分界线标志中间 , 仿佛便是那分界点似的 。 不过那次是在烟台市 。 这回 , 在黄海渤海真正的分界线长岛 , 看到了标志 , 看到了水中略有区别的蜿蜒的水流分界线 。

当然 , 分界线设立在长岛 , 不是因为能看到两黄海渤海交汇的明显走势 , 而是按照地理坐标设定的界碑 。 北方有这样一句话:“老铁山头入海深 , 黄海渤海自此分” 。 辽宁旅顺老铁山 , 是黄海渤海分界线的北端 。 老铁山与南方山东省蓬莱遥遥相望 。 这两者之间的连线 , 便是黄海渤海的天然分界线 。
那一年 , 在烟台的界碑处 , 有过一刹那的恍惚 。 人们到分界线游玩 , 在界碑处打卡 , 为的是内海与领海在这里交汇 。 记得有一次乘海轮从大连到上海 , 看到比这道分界线清晰绵长得多得多的长江入海分界线 。 那道线持续了很长距离 , 依旧有明显的色差 。
从千万里之外来到交汇处 , 人为了看看自然的奇观 。 对于自然本身来说 , 它们的交汇 , 为了什么?泾河与渭水 , 创造了“泾渭分明”的成语 。 它们可曾有过交汇的欢乐?泾渭分明的不融合 , 分明是两条河流不愿意让自己消弭于无形的态度 。 它们用千万年的时光 , 坚持自己 , 坚持个性 。

黄海与渤海 , 真正地融合过没有?假如以界碑或者以天然分界线为坐标往两边背道而驰 , 这里 , 可不可以称之为永不融合的起点?想起了曾经最喜欢的诗《致橡树》:“根 , 紧握在地下 。 叶 , 相触在云里 。 每一阵风过 , 我们都互相致意 。 可是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语言 。 ”树有树的深情 , 水有水的傲骨 。 至柔者、至刚者 , 都是水 。
海岸边上 , 嶙峋的礁石 , 是水滴石穿的证明 。 杨朔在散文《海浪花》中 , 有这样一句话回答观者的疑问 。 “叫浪花给咬的” 。 浪花也是花 , 生命最短暂的花 , 却是最有力量的花 。 植物的花 , 或美丽或妖娆 , 有诱惑力却没有力量 。 浪花的力量摧枯拉朽 , 非人力可以抗拒 。 这是一种怎样的力量与美丽的交汇啊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