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充分认识不同以往的发展变化 。认识是适应的前提 。认识理解新常态,才能积极适应新常态 。积极适应新常态,就要深刻认识从严 管治党的新要求,深刻认识经济运行变化的新趋势,深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任务,深刻认识群众需求多样的新特点,深刻认识倡导清廉文化的新风气 。
【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的新常态?】2.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树立新常态下的新思维新理念 。比勤奋更重要的是理念、眼界和勇气 。理念的领先优于资源的领先 。没有新思维新理念,就不会有 积极适应新常态的高度自觉,就不会有主动适应新常态的思想境界 。只有理念领先,才能打破惯性思维,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获得改革创新的更大勇气,以先 人一步、快人一拍的节奏迅速提升工作水平 。
3.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消除等待观望的心态 。等待观望,不在状态,虽谈不上违法乱纪,却有涣散作风、松弛纪律之弊,也是一种变相腐败 。各级党员干 部要清醒认识到,从严管党治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真正在思想严起来、整改上严起来、正风肃纪上严起来,以更加坚 决的态度、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将从严管党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全面推进“四新”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 。
4.积极适应新常态,必须摆脱为官不为的状态 。为官不为,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大敌 。全会对做好当下工作和谋求长远发展做出部署,成就事业需要好状态、干部成长需要好状态、凝心聚力需要好状态,当前要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不愿干等问题,切实从僵化、教 条、懈怠、背时的茫然状态中解放出来,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为适应新常态、解决新问题、推动新发展担当新作为 。
中国经济常态化的含义简单来说就是经济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既不会像以前跑到10%以上,也不会突然降到6%以下,保持在7%左右 。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 。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 。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经济新常态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积极影响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
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看,过去供给不足是长期困扰我们的一个主要矛盾,现在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业结构必须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生产相对集中不可避免,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加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为产业组织新特征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
- 纵波和横波的区别
- 属马男和属鼠女的婚姻配吗
- 营运保险和非营运保险有什么区别
- 加拿大国土面积和人口
- 过背和高背的区别
- 如何给洗衣机消毒
- 鹦鹉嘴巴起肿瘤疙瘩皮癣如何处理
- 95后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线下潮流展?
- win10如何创建桌面格子
- 醋和甘油混合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