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二 )


晋商|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文章插图
这句话体现了徽地的土地利用率和晋地一样十分地有限。在山区地形里面种植农作物是非常困难的,田地如果遇到了干旱天气将颗粒无收,可是如果遇到了大雨倾盆的天气又会造成洪涝灾害,因此在山地地区农耕发展受限是极大的。在对于徽州农业研究的资料中有过这样的记载“十日不雨,则仰天而呼,一雨骤降,而粪土之苗又荡然矣。大山之所落,力垦为田,层累为上,十余纫不盈一亩。刀耕火种,望收成于万一。”所以说徽地的自然资源也是非常恶劣,并不比晋地好到哪里,两者都是农耕文明无法大力发展的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耕地有限不说,人口流失也是一大难题,可以说晋商和徽商之所以会发展起来与自然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
晋商|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文章插图
虽然说自然环境上面来说晋地和徽地都处于恶劣一方,但是在地理位置上晋地和徽地却是十分的优越,都说树挪死人挪活。既然农耕文明无法适应本地的自然条件,那么就要想办法发现其他的方面来保证生活的运行。于是占尽了地理优势的晋地和徽地就发现了经商的机遇。1、晋商所在之处的地理便利条件首先来说晋地,晋地北边有蒙古地区,又是内陆通向中亚地区的必经之地,而且晋地同属于内陆地区,地缘优势非常地明显,四面八方都有比邻的省市地区,这样的地理优势对于物物交换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不过晋商的崛起还是有着很大的政治因素的,在明清时期蒙古族一直处于躁动不安的状态。因此朝廷为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就决定在北方边防一带修筑屏障,为此还特意派过去了80多万的军队。
晋商|七分半水半分田,两分道路和庄园丨从地理环境看晋徽商的兴起异同
文章插图
派过去这么多的军队,那么解决军人的吃穿用度就是一个大问题,所以说朝廷就下发了“食盐开中制”的政策,只要有商人把粮食等食品运往边防售卖,就可以得到盐引,这些盐引就可以卖钱。于是这样的一个政策立刻引起了晋地人民的加入,天时有了以后,地理位置上晋地又占尽了地利,只要晋地人民不怕辛苦人和也就有了。这天时地利人和全齐了,晋商的发展自然也就突飞猛进。2、徽商所在之处的地理便利条件徽地虽说与边防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徽地也有它自身的地理优越性,首先徽地是处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而长江三角洲不仅是在现代社会是属于最大的经济区域,在明清时期也是一样的。明清时期长江三角洲同样也是人口最密集,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区域,而且一直是明清时期的全国之首,徽地虽然地处山区,但是长江三角洲的地缘优势还是有的。因此徽地的人们就发现了这一机会,纷纷背井离乡来到了三角洲地区寻求发展,所以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有着“无徽不成市”的说法。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