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水坝|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中国古代第一坝戴村坝

滚水坝|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中国古代第一坝戴村坝】戴村坝,位于东平县南城子村附近的大汶河上,始建于明永乐九年(1411年),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是水利史上的一座丰碑。主要功能是引汶济运,确保大运河的南北贯通。目前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被中国大运河申遗考察组称为“大运河之心”、“中国古代第一坝”、“江北都江堰”。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河南原武县(今河南原阳)决口,致使运河大部淤塞,济宁至临清段(名会通河)船只不能通行。永乐九年(1411年),明成祖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刑部侍郎金纯、都督周长等疏浚会通河。宋礼采纳当地民间水利专家白英建议,在大汶河下游南岸高程高出南旺地段13米的位置,修筑五里长的土坝,并新开挖近90公里的小汶河,拦大汶河水顺小汶河南下,于南旺运河最高处,再分水南北,四分南流,以接徐沛,六分北流,以达临清入海,因筑坝于戴村,故名“戴村坝”。夏秋季节丰水,则由戴村坝漫入大清河西排入东平湖,保证度汛安全;春冬季节水涸,则由戴村坝南流补济运河。
戴村坝初建为全木桩土坝,聚沙为堰截水南流,伏秋大汛任其冲刷。明天顺五年(1461年)增筑培厚,此后连年增土培护,百余年没有大动。明万历元年(1573年),侍朗万恭垒石坝,不到二年即被冲毁,再次修筑土坝。万历十七年(1589年),总河潘季训在北端筑石坝,名曰玲珑坝。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尚书舒应龙在南端筑石堰防冲,名曰滚水坝。二坝之间留石滩泄水,名曰乱石坝,自此形成一道三坝连接的拦河石坝。
为保证南旺分水,戴村坝工程屡经改建。自1726年至1909年,进行了8次改建维修加固,维持会通河漕运畅通。中华民国期间,漕运断绝,1933年山东建设厅厅长张鸿烈、总工程师孔令瑢等对大坝坍塌部位进行整修,由原木桩固滩改为水泥截墙之法,石方均改为水泥浆砌。1959年小汶河堵截后,失去引汶济运的功能,大汶河水全部通过戴村坝西经大清河流入东平湖。
2001年8月,大汶河流域突发洪水,冲决乱石坝,决口宽度约130米,其它坝段亦损坏严重。2002年至2003年,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复,山东黄河河务局和东平湖管理局投资2400万元,重修乱石坝,增建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并对滚水坝、玲珑坝、窦公堤、灰土坝和南北引堤进行了必要的整修和加固处理。
戴村石坝东北西南走向略呈弧形,弓背向着迎水面,增加了坝的预应力。现该坝从南至北分五段,依次为南引堤450米、滚水坝71.6米、乱石坝141.6米、玲珑坝149.4米、坝间连接段71.5米、窦公堤900米、灰土坝262米和北引堤70米,总长约2120米。三段主坝高低略有差别,随着汶水水位的上涨,三个坝分级漫水,既保证了小汶河持续供水,又能排洪防溢。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