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发明于哪个朝代 司南的勺柄指向


司南发明于哪个朝代 司南的勺柄指向

文章插图


“司南”概念图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指南针的国家,至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指南针被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 。
相传4000 多年前,在中国北方中原地区,黄帝和蚩尤正在涿鹿之野交战,战斗持续了半年未有分出胜负 。
令黄帝不解的是每当战斗即将胜利之时,总是有大雾迷漫山野,让人辨不出方向,所以总是让蚩尤轻松逃走了 。
黄帝决定派人探个究竟,这雾到底是怎么引起的 。于是派一个重要将领随自己上山,侦察蚩尤部落的动静 。
黄帝等人到了山上以后,各处山谷里全弥漫着悠悠昏霞,雾悄然独自上山,那雾粘湿而寒冷缓缓飘来 。
只见,浪潮起伏,互相追逐,好像险恶的海面上的波涛 。大雾顿时封闭了所有景物,就在黄帝准备命令返营时,身边的大将突然发现了一个奇迹 。
黄帝随着大将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在蚩尤的大营中,蚩尤正坐在祭坛上,施展法力,徐徐作雾,雾从他的口中吐出,慢慢飞出营外,萦绕着山川巨野 。
黄帝这才想起必须造出一样东酉,使人能够辨别方向,然后才可一举破之 。
黄帝回营后,立即吩咐能工巧匠造指南车让指南车辨认方向 。在指南车造好后的一个黄昏,黄帝率领部落,大举进攻蚩尤 。
这时蚩尤再作雾也不灵了,黄帝部落在指南车的指引下,在迷雾中大败蚩尤,结果蚩尤残败,黄帝大胜 。
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我国的战国时期 。
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河北磁山一带 。据近代考古学家猜测用天然磁铁矿石琢成一个勺形的东西,放在一个光滑的盘上,盘上刻着方位,利用磁铁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别方向 。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实物在四川成都 。是现在所用指南针的始祖 。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发现天然磁石吸铁现象和具有指极性的特性 。磁石把许多铁屑吸在一起,就如母亲抚摸儿女一样,所以当时人们把磁石叫做“慈石” 。后来,人们对磁石进一步研究和利用,发现了它指示南北极的特性,于是发明了指南针 。
最初的指南针人称“司南” 。是用天然的磁石琢制成的,状如勺,圆底,放在调制的方形“地盘”上,地盘上四周刻有二十四个方向 。用手转动勺子,当其自动停下时,勺柄就会指向南方 。《韩非子.有度》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可见,司南在韩非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
天然磁石琢制“司南”,技术性要求很高,不易推广使用 。人们又创用人工磁化的方法制造指南针 。北宋年间,人们发明了用天然磁石磨擦钢针的方法,制成了真正的指南针 。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北宋时期四种不同装置的针型指南针,即水浮法、缕悬法、指甲法和碗唇法 。水浮法,是把磁针横穿灯芯草,放在水碗内,利用灯草的浮力和水的滑动力 。缕悬法,是把磁针用单丝粘住,悬在木架上,针下放一个标有方位的圆盘,悬针静止时,针即指向南北方 。指甲法和碗唇法,是把磁针放在指甲或碗沿上,利用指甲或碗沿光滑的特点 。水浮法比较实用,正是这种指南针,被首先用于航海 。
我国是最早把指南针用于航海的国家 。《萍洲可谈》一书记载了1099年到1102年间来往于广州的海船使用指南针定位的情况时说,夜里靠星斗定方位,白天靠太阳,碰到阴天则靠指南针定向 。我国海上使用指南针应当不会晚于这个时候 。
南宋时,开始把磁针与分方位的装置组装成一个整体,这种仪器近代叫“罗盘” 。
指南针在十二世纪以后传到了阿拉伯国家和欧洲 。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中西文化的交流 。
诗曰:
我祖称“司南”,
脾性永不变 。
你要迷方向,
帮君把路辨 。
附录
指南鱼、指南龟
大约在北宋初年,我国又创制了一种指南工具——指南鱼 。
当时有一部有名的军事著作,叫《武经总要》,其中说:行军的时候,如果迂到阴天黑夜,无法辨明方向,就应当让老马在前面带路,或者用指南车和指南鱼辨别方向 。《武经总要》这部书是在北宋仁宗庆历四年(公元一零四四年)以前写成的 。这就是说,在那个时候,我国已经有指南鱼,并且把它应用到军事方面去了 。
指南鱼用一块薄薄的钢片做成,形状很象一条鱼 。它有两寸长、五分宽,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一些,使它象小船一样,可以浮在水面上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