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下都|太行风|幽燕长歌( 五 )


在青铜文化开始走向衰落的战国时期,燕下都故城内燕侯墓葬的随葬品,已被大批精致的仿铜陶礼器所取代。最能代表陶文化装饰艺术和审美情趣的是刻画在陶器上的各种纹样。有水鸟追逐鱼群的场面,有流动的水波纹,有群山连绵的山形纹,有奔跑回首相望的虎形纹等,生动凝练地将自然现象和人们的日常活动纷然一堂地表现出来。故城出土的燕式鬲、夹砂红陶釜是燕文化独具特征的器物,在其他文化中罕见,成为燕文化的典型陶器。夹砂红陶釜一直影响到汉代,属于西汉时期燕地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燕文化是中原文化和燕山南北、长城内外广大地域古文化融合发展的连结点,从大量珍贵文物可以看到,燕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具有了自身鲜明特征,而且它与周邻文化相互影响,体现了燕文化适应性与融合性的特征。这种诸文化间的不断相互影响和发展,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创造出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燕下都|太行风|幽燕长歌
文章插图

燕下都遗址出土的双龙饕餮纹半圆形瓦当(河北博物院藏)河北日报采访人员 曹铮 摄

自从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与荆轲易水送别,荆轲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千古绝唱,登车西入虎狼强秦,慷慨悲歌便成为燕文化的基本特征。“荆轲刺秦”的英雄壮举也为千古传诵。晋代陶渊明《咏荆轲》中写道:“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唐代骆宾王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无数文人过客都对荆轲等人重义轻生的英雄气概、豪壮之举大为赞赏,凭吊壮士故地,颇有感怀。发生在易水岸边的历史故事是那样让人久久难以忘记。
中国考古学泰斗苏秉琦谈到燕国的影响时说:燕是北方大国,燕下都40华里范围是方国都城的最高规格。战国七雄都想建立大帝国,燕国的势力和影响不容小觑,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反映了燕赵慷慨悲歌之士不服输的性格。秦灭燕费了很大气力,就是秦始皇统一全国所建阿房宫,也是受到燕下都的启发,从按中轴线分布的大宫殿群到大建筑构件,都是仿燕下都的规格设计的,秦始皇陵特制专用的夔纹大瓦当,与当时中原地区流行的云纹瓦当不同,而燕下都众多种类的兽面纹瓦当和饰夔纹的大型构件可能是它的来源,可见秦始皇的大帝国思想的形成与北方的燕不无关系。
虽然燕下都遗址的考古工作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仍留下了扑朔迷离的谜团——“千古之谜人头坑”。“人头坑”是指燕下都都城南发现的14座人头骨丛葬坑,分布在解村村东,呈东西向的一条直线。据粗略估算,14座人头骨丛葬遗迹所掩埋的人头骨约在3万颗左右。这累累白骨历史文献中却无丝毫记载,他们是谁,来自哪儿,发生了什么?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