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云廊|跑去乡村开民宿,不是最好的解药( 三 )


吉晓祥在接受《新周刊》采访时表示 , 之所以会有眼下能够看得见的这部分成功 , 是因为他一直以来都在坚持一种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 只是和大理、丽江那些更加纯粹的“隐文化”比起来 , 在浙江相对来说目的性会更明确一些 , 那就是希望把民宿做成一门挣钱的生意 。
在吉晓祥看来 , 乡村民宿其实就是高端酒店与农家乐的结合——把酒店搬到山里、把农村改造升级 , 只不过在这个过程里 , 创业者不知不觉就与土地、与自然打上了交道 。
或许在外人看来 , 乡村民宿简直就是诗意的化身 , 于山野之间独取一份闲情 。 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的创业者来说 , 要想从设施到环境再到人 , 彻彻底底地融入乡村 , 光有诗意和情怀恐怕是不够的 。
据吉晓祥介绍 , 中国的乡村基础设施大部分都是不太完善的 , 比如不一定有水、不一定有电 , 水还分为“上水”和“下水” , 也就是生活用水和废水排泄 , 有时候还要提前预判季节旱涝带来的影响 。
2022年11月1日 , 江西省南昌市雷港村 。 古老村落中的精品民宿吸引了众多游客 。 (图/IC)
一个乡村民宿的经营者不仅要懂服务、懂财务、懂管理 , 还要像手术医生一样 , 懂得“医治”它的各个“器官” , 甚至有时候还要亲自去掏化粪池 。
“要用种一棵树的心态做乡村民宿 , 真正把根扎在土地上 , 而不是做一个外来物种 , 堆砌那些钢筋水泥 , 否则今天盖好的房子 , 明天就有可能荒弃 。 ”吉晓祥说 。 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固然美好 , 但是如果想把它当作试金石 , 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
现实与理想 , 最终走向何处?
关于“民宿这门生意到底挣不挣钱”的问题 , 实际上 , 不同人的看法并不一致 。
在洪奇辉看来 , 相比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房地产商而言 , 花200万元改造而成的民宿 , 只有使用权 , 并不具备价值转换空间 。
况且 , 行业对民宿经营规模的限定——浙江民宿的单栋房屋客房数不能超过15间 , 建筑层数不能超过4层——使得民宿的营收存在一定的瓶颈 。
2017年 , 当吉晓祥在莫干山开了第二家“庾村店”之后 , 他给当地想要效仿他的村民们算过一笔账 。
假如从扶持民宿的银行贷款200万元 , 一年的营收是二三十万元 , 去掉3%的6万元利息 , 剩下的回报率是10% , 即10年就能挣回一栋“豪宅” 。
这个“办法”一经推行 , 果然行之有效 。 莫干山上的民宿在近五六年里迅速扩张 , 到2022年 , 据统计已有了1300余家 。
“这10年下来 , 莫干山的改变太大了 。 ”吉晓祥说 ,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这里多了很多人 , 尤其是年轻人 。
据他描述 , 以前民宿想要招聘一名店长时 , 人家从大老远过来 , 看到村里晚上连路灯都没有 , 吓得第二天就跑了 。 现在 , 莫干山上已经有一群受过专业培训的民宿管家和从业者 , 他们甚至都很年轻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