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全球疫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哪个才是发展和稳定的根本?

【面对当前全球疫情,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哪个才是发展和稳定的根本?】虚拟经济不是一个国家就能驱动的、是全球性资本集团玩的把戏、风险性太大 , 实体才是疫后的刚需吧 。
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尽管截止目前 , 我国国内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 , 但在过去的近半年中 , 新冠疫情对社会正常运行体系的冲击已经使得人们的生活及需求发生了重大改变 , 随之而来的是对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两个经济发展形式产生的极为直接、全面和巨大的影响 。在疫情期间 , 实体经济端需求大幅下降 , 供给同时也收到极大的冲击 , 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的餐饮、影视、娱乐、旅游等服务型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 , 2020年2月1日 , 西贝、老乡鸡、九毛九、乐凯撒四家餐饮企业负责人通过媒体发声以期出台政策缓解公司现金流紧缺局面的事件无疑是众多餐饮企业在疫情期间受到重创的一个缩影;为防范疫情而直接叫停的旅游业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 航空公司削减航班 , 旅客取消度假或差旅 , 根据数据分析公司ForwardKeys的资料显示 , 中国旅客订票外游 , 比去年同期少55.9% 。(具体见下图)
然而与实体经济发展遇到的困阻恰恰相反 , 在疫情期间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和虚拟经济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机会 。在线办公、在线游戏及在线教育行业的关注与使用程度在疫情期间大幅增长 , 达到537% , 124%及169% 。正如新浪微博国际部副总经理所说 , 疫情下用户需求的转变与转化使得云办公、云教育、云娱乐乃至云生活等成为新的消费形态 , 并有在未来持续增长的趋势 , 就业市场在该方面的岗位需求必然会增加 。客观来讲 , 疫情为虚拟经济特别是数字化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 加速了行业数字转型与发展的进程 。
目前提到实体和虚拟经济 , 对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策略 , 不同的地区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疫情稳定期 , 企业已经在通过采取灵活复工、升级产品服务、压缩开支等方式逐步恢复产能 , 努力应对第一季度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 如通过远成办公、分批复工等方式快速恢复生产 。面对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 众多传统企业正在通过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迅速转产、改进技术管理等方式升级产品服务 , 如纺织行业转产口罩、防护服等应急防疫物资 , 线下教育行业迎合线上教学需求打造线上教育平台 , 使业务在新渠道内获得逆势增长 。然而 , 在疫情冲击下 , 实体经济的转型和发展仍然需要政府的关注和帮扶 , 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小、转型受资源和战略眼光制约的中小企业来说 , 在通过减免经营成本、促进复工复产进行自救的同时 , 也需要政府针对受到巨大影响的行业和公司进行专项扶持、税费减免等帮扶计划来平稳度过既是艰难期也是转型期的“后疫情时代”;除此之外 , 在虚拟经济发展方面 , 原有的互联网公司应抓住和保持此次疫情中的关键发展点实现中长期飞跃 , 而传统型企业和行业在采取积极应对的同时 , 也应尽可能抓住疫情期间催生的数字化转型策略和模式 , 在管理、市场及供应链等关键方面实现全方位转型 , 促进行业兼并收购、淘汰落后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等数字化时代转型必须的进程 。根据2月26日的企业调研结果显示 , 59.5%的企业已通过远程线上办公、自动化生产等灵活办公方式实现复工复产 , 39.5%的企业正在依托线上信息、线上服务等新方式实现产值 。
长远来看 , 疫情流行给我国企业、行业和总体经济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必然是暂时的 , 因此我国各个产业部门 , 特别是处于转型阵痛中的传统工业企业 , 要将应对疫情的过程作为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 , 才能化危为机 , 实现发展 。而随着制造业、第三产业中的恢复进程加快 , 供应链及行业整体产值都将实现以增量带动存量的复苏进程 , 完美渡过难关 。客观来讲 , 疫情可能导致行业加速优胜劣汰的进程 , 将优势资源和战略部署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 为行业整体复苏向好的态势提供支持 。在第三产业恢复的过程中 , 远程办公、在线服务、生鲜物流等新型数字化服务行业迎来了巨大机遇 , 促使服务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转型的步伐加快 , 也成为为新基建打好基础的关键一步 。未来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将以“数字经济”的方向融合发展 , 如O2O,在线教育 , 在线娱乐——疫情将加速两者的交融 , 个性化的趋势和发展是必然的 。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步伐 , 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速度和要求将不断加快加深 , 此次疫情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基础设施领域和传统企业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 也带动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数字化业务加速发展融的进程 。可以预见 , 随着疫情得到控制 , 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将恢复到稳定复苏的常态水平 。而疫情带来的对实体经济发展转型的要求及对虚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 经此一役后都将逐渐趋于常态化 , 中长期来看 , 促进实体经济向高端化、个性化、智能化方向的改造必然是健康的 , 将助力我国逐渐形成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 , 推动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结构新格局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