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节庆特点 彝族的节庆特点是什么( 三 )


在彝族民歌中 , 表现爱情的很多 , 而有的民歌则专用于男女社交这一特定场合 。如红河州的彝族有一种叫做“吃火草烟”的传统习俗 , 就是一种专门的社交活动 。在这种场合 , 成对的男女青年 , 可以尽情对答酬唱 。通常以对唱为主;对唱告一段落 , 再接以齐唱或集体应和 。用于这种场合的民歌都以小嗓轻声吟唱 , 旋律委婉动听 。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 , 并大都朴素自然 , 形象生动 。
民间歌舞活动 , 是彝族人民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 通常叫做“打歌”、“跌脚”、“跳乐” , 又因伴奏乐器不同而称为“跳芦笙”或“三步弦”、“杂弦”等 。这些歌舞大都属于载歌载舞形式 。有的彝族民间歌舞活动常按一定顺序变化各种舞蹈 , 天长日久 , 即形成按一定传统程式构成的组舞 。这些舞蹈歌曲也常可离开舞蹈单独演唱 。凡属舞蹈歌 , 大都节奏鲜明、音调明快 。
在彝族民歌中 , 儿歌极为丰富 。在过去孩子没有条件上学的年代 , 这些儿歌就成为孩子们传授简单的生活、生产知识的教科书 。内容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 , 语言生动风趣 , 曲调活泼简练 。演唱时常成群结队地进行 , 手牵着手 , 左摇右晃 , 十分天真自得 。
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 , 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无论男女老少 , 个个都会唱几首 。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 , 有的没有 , 是临时即兴填词 。山歌又分男女声调 , 男声调雄浑高亢 , 女声调柔和细腻 。各地山歌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 如著名歌曲《马儿快些跑》、《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 , 就是根据彝族民间曲调提炼出来的 。
彝族撒尼人有一篇著名的叙事歌《阿诗玛》 。它通过阿诗玛与阿黑同封建势力的代表——热布巴拉家的斗争 , 歌颂了劳动、勇敢、自由和反抗精神 , 体现了撒尼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坚强意志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 。撒尼人民称“阿诗码”是“我们民族的歌” , 阿诗玛是撒尼族聪明、美丽、勤劳的姑娘 , 是千万个撒尼姑娘中最好的一个 。
九、彝族人的特点?1、民居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 , 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彝族栏”的住宅 。土掌房–彝族独特的民居建筑:彝族的"土掌房"与藏式石楼非常相似 , 一样的平顶 , 一样的厚实 。
所不同的 , 是它的墙体以泥土为料 , 修建时失用夹板固定 , 填土夯实逐层加高后形成土墙(即所谓"干打垒") 。平顶的制作也与石楼相似 , 也具备晒场的功能 。土掌房分布在滇中及滇东南一带 。这一带土质细腻 , 干湿适中 , 为土掌房的建造提供了大量方便易得的材料和条件 。
2、服装
彝族服饰 , 多姿多彩 , 风格独具 , 形态有近千种 。历史上 , 由于彝族支系众多 , 居住分散 , 因此 , 各地服饰区别明显 , 样式各异 , 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 , 琳琅满目 , 各具特色 , 并且以大量银制品和刺绣装饰 , 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 , 戴黑色包头、耳环 , 领口别有银排花 。
3、风俗
民间传统节日很多 , 主要节日有十月年、火把节及区域性的节日和祭祀活动 , 十月年是彝族的传统年 , 多在农历十月上旬择吉日举行 。在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彝族根据彝历选定年节 。
有的与当地汉族同过春节 。有的地区彝族同胞 , 在门前树立青松 , 用松针铺地 , 表示免灾消祸 。还有的地区 , 在节日里杀猪宰羊 , 吃坨坨肉 , 人们互相拜访 , 互赠肉类和馍馍 。
大年初一早晨 , 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挑水回家 。他们将一碗水和昨天的水比重量 , 如新年的水重 , 就意味着当年雨水充足 。
4、音乐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