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山公路|延庆奥林匹克园区:“雪游龙” 一山观四季( 三 )


盘山公路|延庆奥林匹克园区:“雪游龙” 一山观四季
文章图片

延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 新京报采访人员 王嘉宁 摄
按照生物多样性保护四大基本原则之首的“避让”原则 , 施工中 , 对于无法避让的保护植物 , 团队设计了不同的方式 , 包括生境相近的近距离近地保护、远距离迁地保护等 , 在此后的建设中 , 从赛区近地移植11027株珍稀植物 , 对2.4万株树木实施迁地保护 , 还建设了专门的迁地保护区域 。
一份来自北控集团的资料显示 , 在整个建设和保障期间 , 小海陀山完成了数百万平方米的生态修复 , 对施工过程中剥离的表土进行了“全手工”回收 , 并伴随生态修复工作全部回用 , 原生树木通过原地保护或移植、迁地保护 , 最大程度保护了周边自然环境 。 此外 , 还建立了动物保护通道 , 并为小动物建设栖息地 , 使延庆赛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赛区 。 这些工作都得到了回报 , 在冬奥会期间 ,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豹猫几次出现在赛场 , 成了最萌“观众” 。
发展理念
文化和体育的融合
从小海陀山下的冬奥村 , 到山脊上的“雪游龙” , 再到山顶的“雪飞燕” , 赛后的延庆奥林匹克园区 , 设计了一整套涵盖四季的利用方案 , 使原本的冰雪场馆得到了全方位的利用 , 也展现出了超出冰雪运动的价值 。
据介绍 , 园区还有多处展示和体验中国文化、冰雪运动的场馆 , 这些体验项目和竞赛场馆一起 , 将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通过冰雪运动聚集起来 , 实现冰雪互动、雪景互动、四季互动 。
更重要的是 , 从一开始就确定的“山林场馆”理念 , 同样体现在赛后利用中 。 在园区 , 所有设施都依山势而建 , 掩映在重重树木之中 , 与大自然融合一体 。 从建设开始 , 到赛后整理 , 高山草甸的生态系统被完整保留和修复 , 园区还建设了野生动物通道 , 让野生动物重新回归 , 当游客置身园区 , 不仅能体验冬奥精神 , 也可以享受山林野趣 。
比如 , 为保护地表生态而建设的地下廊道 , 最大可能地减少了人工建筑对地表的影响 。 水系的布设更是如此 , 冰雪运动需要大量的水来造雪 , 园区通过利用泵站 , 通过逐级提升的方式进行输送 。 在小海陀山的南坡 , 海拔900米和1050米处有两个蓄水塘坝 , 这些塘坝和蓄水池还能实现对赛区内自然降水的收集 , 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
站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 , 就能看到脚下的蓄水池 , 宛如山中的一处湖泊 , 它不仅发挥着蓄水等功能 , 同时也是园区最重要的景观之一 , 成为了生态奥运、绿色奥运的一部分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