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运河与运势,历史雕琢出的大手笔——千年古镇杨柳青游记

十九岁那年,我去家千里,到西北边陲之地开始数年的求学生涯。熟人多安慰我这也并非坏事,然而仰面所见,黄山枯水,比起我离家以前勉励挑灯苦读的自己时所做的梦中所见相去之远,非视而不见可消弭。
三月春来。我想及西南山中的家乡必然已是绿竹猗猗,仰慕已久的京津胜地也是四处新绿,唯独此处,依然一片严寒肃杀之景。目无绿意,我亦郁郁,即便生辰渐临也无心告知他人,直到在天津求学的旧时好友自东寄来一幅木板年画和照片,我才看到想象中应有的春景是什么样子:绿树照水,水中映云,云嵌于昼,水天皆清。年画上的胖娃娃嬉闹在一堆,也是少年无愁色,转念忽如我们的当年时。我把信封再打开,再无它物,却翻到照片背面一行字:\"自杨柳青到新疆,昔寄旅人,今寄旅思,善自珍重。\"原来年画就是著名的杨柳青木板年画。


天津卫|运河与运势,历史雕琢出的大手笔——千年古镇杨柳青游记
文章插图

那年的春天就是寄来的那张杨柳青古镇照片的模样。西疆夏短冬长,我一个在家乡冬天就冷得不耐的南方人,还在适应着这里干冷的气候,珍稀的绿色,平庸的市景,转眼间又是来年三月。这一次,我梦了一年的\"杨柳青青江水平\",在我计划的东行之旅里,终将与我相会。


天津卫|运河与运势,历史雕琢出的大手笔——千年古镇杨柳青游记
文章插图

我提前约了旧友一同踏青,赶在春日来临去看看那条御河边上杨柳掩映着的青瓦飞檐。已来过一次古镇的她轻车熟路接我到西青区,一路谈笑,隐进木石砌出的老街巷中。
四处是铺面,我们穿过一街天津味的方言,穿过熙熙攘攘的路客,穿过各式卖小玩意小吃的店铺,一路往照片中的御河,也就是京杭大运河边走去。
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杨柳青这一段称南运河,也叫御河。春日阳光温柔和熙,御河岸边柔美繁茂的绿柳姿态妍丽,郁郁葱葱地掩映着朱栏红墙;而倒映着朱红翠绿的御河平静如镜面,只有来客泛舟河上,才会起些许涟漪把水面上原本清晰的天空和云弄皱一时半刻,这是今日的御河。


天津卫|运河与运势,历史雕琢出的大手笔——千年古镇杨柳青游记
文章插图

元朝定都北京后,京城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大批粮食物资由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经御河最终汇集天津卫,漕运由此兴盛起来。朋友说,古镇是依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杨柳青的人与生活,是由这条河带来的,正如司马迁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确实如此,并非愤世嫉俗之言。
\"如无水道,则无天津卫。\"朋友说,\"如果还是漕运兴盛的时代,这条河必然昼夜不息,船来船去。其实本也是这样,最早的天津卫、杨柳青,都是一群商人、士兵、官吏文人背井离乡,从运河上一批一批过来安身立业,奔忙不息。\"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