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彝族文化的文献有哪些 关于彝族文化的文献有哪些书

一、关于彝族文化的题目?火把节——是彝家人民的传统节日 。
人们在火把节的前几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火把 。第一天是在家装饰火把,有多美就装饰多美;第二天则是去亲戚家、朋友家祝贺节日,并各自谈论着自家的火把;第三天就燃烧火把,高举着火把走进田野,走进万家,给人民带来幸福,祝愿农田五谷丰登 。第三天夜幕降临时,就到火把节的高潮了 。这时人们欢呼雀跃,分外热闹 。
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人们身穿艳装,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他们高举着火把,挤进人群,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他们融为了一体,高举的火把格外闪耀,把原来漆黑一片的夜晚一瞬间变成白昼 。
年青的几个小伙子跳起了火把舞,姑娘们也不甘示弱,高举着火把舞动起来 。场内人山人海,人们举起袖子似乎一片云,挥一把汗就是一阵雨 。整个场内灯火辉煌,,格外耀眼 。
午夜过后,人们又拿着火把游行,在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放上一束还未燃尽的火把,以示祝贺 。此时此刻,人们把整条街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欢呼着,条跃着 。那欢笑声、歌声、尖叫声汇成一片 。
看那一束束火把,像一条游龙,到处乱撞;像一条青鱼,到处挪动;那微弱的光芒像一只只萤火虫般美丽 。
二、关于彝族文化的材料?彝族人民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服饰,保持其强烈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形成了独立的民族服饰文化体系 。作为彝族文化的一种符号,一种形式载体,彝族服饰不仅体现了地域特征,而且表现了一定的等级特点.它完整地凝聚着彝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学,宗教、政治、哲学及习俗等方面的传统观念,蕴含着彝族人民在文化结构深层的心理积淀 。
一、服饰风貌
由于彝族居住地域广阔,形成了其文化自身的地域性差异和众多的支系,彝族服饰的造型和款式上也充分显示了这一特征.彝族服饰的款式不下百种,其中以凉山和楚雄型最具代表性,基本保持了独立完整的传统服饰文化体系 。
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县,以及云南省金沙江地区,穿着人口约180万,操彝族北部方盲 。大、小凉山.山高势险,历史上交通闭塞,与外界交往甚少,直至本世纪50年代仍处于奴隶制社会,其服饰古朴、独特,较完整地保持着传统风格 。
凉山型男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 。男子习于头顶蓄一缕长发,缠头巾,头巾前端束一二十至三十厘米的锥体,偏于额前,俗称英雄结 。左耳戴蜜腊珠或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有大、中、小之分.妇女着几色相接的百褶裙,戴头帕,双耳佩金、银、珊瑚、玉、贝等首饰 。
彝族女上衣有衬衫、罩衣、背心三种 。青年妇女上衣以细盘花为主,配有帖花和刺绣,中年妇女环肩、襟、袖贴青布宽边并加嵌红、黄、绿色细条纹为饰,老年妇女服则宽衣襟袖,只镶青布.总体上呈现出宽博厚朴与端庄的特点 。
与大、小凉山彝族的服饰相比,楚雄彝族的服饰则宽博朴实不足,繁缛奇丽有余,以浓艳为特征 。
楚雄型服饰主要流行于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及邻近地区,穿着人口约40万,楚雄地区地处滇池与洱海之间,东接乌蒙,北靠金沙,南邻衷牢,是古代各部彝族辗转迁徙之地,为彝语几大方言的交汇地带,故服饰也呈现出纷繁多姿的款式风貌 。
清康熙年间《楚雄府志》有“女不着绔,系筒裙,衣不开襟,从领罩之”的记载 。
百余年来,因经济、文化的发展,彝族服饰发生了很大变化,右大襟、短衣和长裤,已成为当今本型女装的基本款式,但“不分男女,皆披羊皮”、“衣火草布”、着“贯头衣”、穿裙等古老习俗仍不同程度地保留至今 。女装特点是上衣稍短.花饰繁多;色彩以黑蓝、粉红、大红、大绿为主要特征,整件上衣纹饰多变.层层铺展.几不留底布之色,效果浓郁艳丽 。
头饰大体可分为包帕、缠头和绣花帽三类,若细分却有40多种,每一种头饰又各具鲜明的地域特点,成为某地彝族的标志 。男子着短衣长裤.服饰日趋时装化 。
其它地区的服饰如乌蒙山、红河、滇东、滇西等类型亦各具特色,但多与其它民族服饰相融合与渗透,靠近城市地区的彝族服饰,受汉族现代服饰的影响较大 。
二、家支等级制度的体现
凉山彝族直到解放前还处于奴隶社会,彝族奴隶社会实行等级森严的家支制度 。据彝文典籍记载,黑彝都是从古侯和曲涅两兄弟分支而来的,由于人口的日益增多,就各自分为若干个大支系,成为“家支” 。黑彝家支极为重视自己血统的“纯洁”,把自己的血统看得“高贵”,不与他族通婚,若黑彝阶层与白彝阶层的人通婚,就会被剥夺黑彝身份,甚至被驱逐出家支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