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这个屯水乳交融姓“黔”又姓“滇”

近日 , 在滇黔交界处的可渡河北岸山坡上杨梅林里 , 果满枝头 , 红得鲜艳欲滴 。 当地农户和游客在忙着采摘杨梅 。
“入园采摘8元 , 直接购买7元 。 ”路边 , 种植户陈小启还没招呼完游客 , 又接到电话 , 对方称“要50篮 , 吃完午饭就来拿” 。 放下手机 , 陈小启赶紧组织人手到基地采摘 。
“老张 , 客人要得急 , 你那里可以先匀20篮给我不?”隔着一条不足一米宽的小道 , 陈小启扯开嗓子朝着树林喊 。 “没问题 , 让他们按时来取就行 。 ”另一头 , 种植户张达美爽快地答应 。
“一句吆喝 , 我们就完成了一场跨省交易!”陈小启打趣地说 , 自己是贵州人 , 张达美是云南人 , 跨省交易名副其实 。
威宁自治县金斗镇高田社区与云南宣威市杨柳乡可渡村接壤 。 经过世代融合发展 , 高田社区十二组与可渡村管屯组打破界线 , 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寨“管屯” , 共有村民314户1288人 , 其中 , 云南籍147户471人 , 贵州籍167户817人 。
多年来 , 两省群众互为邻居 , 相处融洽 , 流传着“两省人民同住一个寨 , 楼上楼下不分界”的佳话 。
近年来 , 两边的党员、群众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 在党的建设、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各方面携手共进 , 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 谱写了“一个产业共谋共富、一个支部共抓共管”的滇黔边区发展新篇 。
2014年 , 管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 由党员带头 , 通过合作社采购苗木 , 引导两边群众种植杨梅 , 拓宽收入渠道 。 现在 , 全屯杨梅种植面积超过800亩 。 陈小启家有7亩杨梅园 , 挂果的有两亩 , 每年收入2万多元 。
“现在我们正加大杨梅深加工培训力度 , 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 ”高田社区联系领导赵德宁说 , 接下来大力实施农旅融合 , 发展乡村采摘体验游 , 并与可渡村的人文旅游项目形成互补 , 共同发展 。
在管屯 , 共有24名党员 , 滇黔两个支部协商形成共抓共管工作机制 , 定期联合组织开展培训活动 , 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 。 多年前 , 经两个党支部商定 , 在原有的管屯小学旧址上 , 发动两边群众、在外人员踊跃捐款 , 并多方争取项目资金新建滇黔管屯活动中心 , 配套建起了灯光篮球场 。 同时 , 修建了光伏发电站 , 对山埂闸塘进行维修加固作为鱼塘出租 , 两个项目每年可带来1.4万元的集体收入 。
【张达|这个屯水乳交融姓“黔”又姓“滇”】与此同时 , 管屯秉承“分省不分家”的理念 , 推进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用 。 以群众议事提升自治水平 , 以村规民约提升管理水平 , 以乡贤理事提升治理权威 , 实现共治共享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