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公园城市建设探路( 二 )


将绿色留在城市里的意义 , 不止于制造更多的景点 。 金沙农田湿地位于成都城西 , 它是环城生态公园的同时 , 也是高品质农田 。 有专家解释 , 如此一来 , 农业用地的载体也实现了城市的生态功能 , 这也符合国家对耕地保护的大政方针 。
加速城市现代化
“城市的发展也不能仅关注生态环境、考虑环境的优美 , 而不考虑人的就业、居住以及公共服务的空间 。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指出 , 城市是围绕着“人”形成的多种功能的集合体 , 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等“城市病”的原因有很多 , 但病根不是人口集聚过多 , 而是功能集中过多 , 各种功能必然占用空间 , 关键是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要合理 。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答采访人员问时 , 给成都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三个发展定位”中就明确 , 这里不仅是城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示范区和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 , 它也是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示范区 。 “成都建设公园城市 , 要创新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手段 , 全面提升安全韧性水平和抵御冲击能力 , 使城市治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 , 率先探索符合超大特大城市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治理路径 。 ”
上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推进处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公园城市示范区的建设可以总结为4个关键词:生态、生活、生产和治理 。 首先要构建新的空间治理模式 , 通过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的发展格局 , 来疏解中心城区的功能 , 解决超大特大城市发展中容易面临的“摊大饼”问题 。 其次才是打造一个蓝绿交织的全域公园体系 。
“在构建‘15分钟服务圈’的过程中 , 就要解决老百姓常规需求 , 包括医疗、教育都需要去布局;而在增强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经济活力方面 , 成都市梳理了20个重点产业链 , 正在推进‘建圈强链’ , 围绕链主企业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精准配套 。 ”这位负责人介绍 。
因此 , 城市更新、养老托育、住房保障、产业结构、交通枢纽、营商环境……这些都是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 也构成了《行动计划》的主要部分 。
《行动计划》中提到 , 将着力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塑造公园城市优美形态 , 着力创造宜居美好生活、增进公园城市民生福祉 , 着力营造宜业优良环境、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 , 着力健全现代治理体系、增强公园城市治理效能 , 实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结合 , 探索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实践和超大特大城市转型发展新路径 。
在生态打造之外 , 成都其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初见成效 。 成都市近年来一直在创新公共服务组织和供给方式 , 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 , 推进老旧城区有机更新 , 开展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 , 从2018年首提“公园城市”4年来 , 成都新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3691处 , 新增学位52.5万个 , 三甲医院数量增至54家 , 连续13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