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避暑清凉界,野山青云寺—让淄博温度衰落

淄博|避暑清凉界,野山青云寺—让淄博温度衰落




_原题:《避暑清凉界 , 野山青云寺—让淄博温度衰落》
古人没有空调风扇的情况下 , 通常都会选择山环水绕自然的避暑方式 。 而淄博的南部山区中隐藏着这么一座不为人知的古代避暑圣地 。
位于淄川区岭子镇的槲林村西北 , 有一座建于明朝的寺院 , 青云寺 。
始建于明代的青云寺据旧县志记载:「(僧)园明 , 於西南山中创建青云寺者也 。 寺初名上泉庵 。 正统中 , 僧人净明结茅於此 , 舍身以为浮屠 , 开山为田 , 自耕而食 。 有徒曰道通 , 再传曰德山 , 皆苦身修行 , 垦田渐广 , 三传至园明 , 於正德六年出家 , 不数年遂成大刹 。 又於中建精舍数间 , 招名流读书其内 , 百余年来 , 文人墨士碑版题咏之盛 , 一时称最 , 至今述邑中名胜 , 以青云寺为称首焉」 。
其中不难看出 , 明朝的青云寺当得上是淄博域内的第一名流之寺 , 是文人墨客们题碑咏诗的首选之地 , 而这种盛况「百余年来」更是说明 , 明朝时候此地的文风经久不衰 。
而清朝的蒲松龄在《私扎题地》中也是有对于青云寺有所提及「青云庵 , 园明和尚首创 , 自明始多为文人所爱 , 精舍数十 , 最适做避暑之用」 。 从文句中对青云寺的描写便少了很多 , 但不难看出蒲松龄对此处作为避暑之地的肯定 。
青云寺风色奇秀 , 背面环山 , 南边的九纹山更是陡立峭拔、崖面似削 。 青云寺借地势而起 , 顶靠壁山、底绕溪涧、雕斗飞檐 , 两旁夹道古树 , 让寺庙全景看不真切 , 宛如一密境隐于林中 , 又恰似美人开扇半遮住面颊 。
庵墙同旁地佛寺相同 , 都是漆成大红的 ,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斑驳 , 不但没有显出老旧 , 反而徒增了一层斑斓古刹的色彩 。 进入寺内 , 古树掩天 , 让人感觉凉从心底起 , 净从眉间来 。 于人一种了却世俗苦闷常驻几天的念头 。
自明朝始 , 青云寺便始淄博域内文人们雅集之地 , 寺中多存题咏 , 留下许多墨迹 。 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中更是有唐梦赉、张中发、毕际有、蒲松龄等名士撰写的石碑七十余方 。
是淄博一处集旅游、文化、避暑的文化圣地 。
【淄博|避暑清凉界,野山青云寺—让淄博温度衰落】声明:本文部分素材来自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