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碧山工销社:地方风物,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

文化|碧山工销社:地方风物,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
文章图片

【环球网文化报道 采访人员 张嘉玉】吹过乡间水稻的清新的风 。 村里老供销社改造的“乡间杂货铺” , 安徽黄山黟县碧山工销社正在吸引着城市的文艺青年驱车造访 , 体验村庄的古朴宁静 , 以及传统手工艺的文化温度 。
来到碧山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留下了无限向往和憧憬 , “为了打卡碧山工销社 , 真的跑碧山那村旮旯去了!”“再喜欢的地方也得离开 , 这是我来碧山最难受的地方 。 ”“安徽黟县碧山村 , 我爱她一万遍!”
文化|碧山工销社:地方风物,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
文章图片

地方风物 , 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
保留着196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老供销社风貌 , 经过2015年到2017年两年多的改造 , “供销社”脱变为“工销社” , 让当代设计和民间工艺相结合 , 碧山工销社的老货架上售卖着既有地方性又有当代感的文创产品 。
【文化|碧山工销社:地方风物,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文化|碧山工销社:地方风物,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
文章图片

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 , 碧山工销社联合创始人、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带领学生历时两年多 , 经过近10次田野寻访 , 跑遍黟县所有乡镇 , 记录下90项民间手工艺 , 这其中就包括本地手艺人篾匠姚家驹的竹编 。
过去 , 竹编用具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生活生产用具 , 筛子、簸箕、斗笠、菜篮、捕鱼篓……如今 , 店内纯手工竹编的手提包 , 戒指 , 小鸟 , 手镯 , 铃铛等小物件 , 都是姚师傅从农具上的小零件得到的灵感 , 成为店里最受欢迎的产品 。
文化|碧山工销社:地方风物,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
文章图片

碧山村一些广受欢迎的糕点经过包装设计以后 , 成为风格独具的“黟县百工”系列传统点心 。 徽墨酥入口即化 , 外形似徽墨而得名 。 红纸包的原名叫做“千层酥” , 是徽州逢年过节 , 日常待客必备甜点之一 。 由于要经过反复碾压和折叠 , 红纸包裹的小方块 , 实际上有81层 , 如果将麦芽糖与混合粉分开算 , 则共有162层之多 。 碧山工销社当地的农副产品 , 笋干 , 笋衣 , 干豆角等 , 取名为“小秋收” , 也是源于地方县志对于村民在秋季上山采取野果的记载 。
文化|碧山工销社:地方风物,勾勒碧山的文化温度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