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让|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三 )


稗草是一种稻田里的杂草 , 在青苗阶段外观和水稻秧苗极其相似 , 一般人分不出来 。 如果不及时清除 , 就会和水稻抢营养 , 影响收成和稻米品质 。 郑加林坚持不用除草剂 , 而是人工拔除稗草 , 就是为了保证稻米的品质 , 他要让自家的稻米经得起检测 。
老人们还把上水(浇水)的活儿承担起来 。 每天凌晨2点 , 他们准时赶到 , 拉闸上水 , 在田间巡视 , 这一遍水浇下来 , 需要足足六个多小时 。
经验丰富的老人们发挥余热 , 年轻人在合作社里当起了会计和其他管理工作 , 如今的会馆村 , 正成为“大有作为”的大舞台 。
小小一粒米 可做大文章
开荒种地 , 挖沟引渠 , 他们沿着先辈走过的路 , 让小站稻重现在马厂减河河畔 , 重现在小站稻的故乡 。 如今 , 全村小站稻种植面积有600多亩 , 年产稻米70余万斤 。
景让|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文章图片

植保无人机
会馆村的稻米打出了名气 , 比市场上普通米价格高出一截 。 他们赢得了国内一些大公司的订单 , 每年出的米都被对方“全包圆” 。 刚收获就被抢购一空 , 甚至还没播种就拿到了市场订单 , 可以说 , 会馆村的小站稻 , 已经成了津南小站稻的一张名片 。
此外 , 由于本村土地有限 , 为了满足逐步扩大的市场需求 , 郑加林目前正酝酿“订单式生产” 。 把育好的秧苗交给外村的合作农户 , 农户负责管理 , 最后的稻米由会馆村收割、收购 , 保证稻米品质 。
小站镇党委委员杨涛告诉津云新闻采访人员 , 会馆村本来属于镇里已整合村庄中的一个 , 村书记和村民对村庄和土地有感情 , 复兴了小站稻 , 打造出了小站稻核心种植区 , 为全镇的小站稻复兴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
据最新统计 , 仅小站镇一个镇 , 目前小站稻的种植面积就达到了万亩级别 。 而整个津南区 , 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5万多亩 。
一粒稻米 , 一片稻田 , 不只充实着粮食安全的“米袋子” , 也正在带着会馆村“火出圈” 。 在市区镇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 , 会馆村近年来着力打造文旅项目 , 让这里成了稻香文化网红打卡地 。
【景让|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2019年 , 郑加林就在考虑 , 怎么让村里的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 在保护好耕地、搞好口粮生产的同时 , 让村庄靓起来 , 美起来 , 把游人吸引过来 。
景让|复兴小站稻,万亩良田“丰”景让村镇蝶变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