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磊|“品”腾冲和顺古镇的“诗与远方”

一砖一瓦寄乡愁 , 一草一木总关情 。 古城 , 不仅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 , 也是文化遗产的“保管员” 。 时间不语 , 连同悠悠历史一起 , 把所有辉煌与浪漫 , 风雨与沧桑 , 刻入了古城的青砖灰瓦之中 。 这里是现代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留存的宝贵文脉 , 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生动写照 。
随着时代变迁 , 古城里的生活发生哪些改变?如何让城市留住记忆 , 让人们记住乡愁?在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 , 中国之声推出特别策划《听 , 时光流淌的城》 , 今天(10日)播出《和顺古镇的“诗与远方”》 。
穿越六百年岁月 , 不乏美景亦不缺书香
和顺古镇位于极边第一城云南腾冲市 , 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边地侨乡 , 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 明洪武年间 , 从四川、湖南等地而来的将士们 , 在这里驻扎屯边、生根繁衍 , 中原汉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南亚东南亚文化在此交汇融合 。 和谐、和顺的文化基因刻在原著居民的血脉中 , 时至今日 , 依然兼蓄并包、绵延流淌 。
杨宗磊|“品”腾冲和顺古镇的“诗与远方”
文章图片

和顺和谐
36岁的寸银 , 家中世代生活在和顺古镇 。 在这里 , 上百所百年宅院、宗祠、寺观、牌坊、月台等经典建筑 , 令人流连忘返;南亚风格大门、欧式窗户、英国铁艺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等云南古民居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寸银对这些“活化石”如数家珍:
寸银:这道铁门是1938年在英国定制的 , 经由海运运到缅甸 , 再由马帮驮回到和顺 , 现在还在用着 , 过一段时间需要上一层油 。 这铁门现在看起来很普通、很平凡 , 但是在以前 , 它是非常时髦的象征 。
杨宗磊|“品”腾冲和顺古镇的“诗与远方”
文章图片

和顺小巷
沿着西南丝绸之路 , 和顺人几百年前就出国闯荡走“夷方” , 诞生了最古老的跨国商号 , 掀起了云南最早的跨国贸易热潮 。 清代末年民国初期 , 这里每天有1万多匹马、30多个国家的货物在这条古道上流动 。 昔日的丝路马帮凝固在街头成为雕塑 , 但几百年来 , 多种文化相互交融 , 形成了和顺独有的“诗与远方”:
寸银:大家先往这边看 , 我们将要参观的这个景点是和顺图书馆 , 现在馆藏书籍中包括很多的孤本、善本、珍本……
寸银口中的和顺图书馆 , 始建于1928年 , 由当地旅缅华侨捐资创办 , 现藏书13万册 , 是全国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 , 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