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字词句分析 牧童词的鉴赏( 四 )


【说明】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南归以后,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作者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农民也有较多的接触 。所以在《稼轩词》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农村生活的 。其中,有风景画,也有农村的风俗画 。这首《清平乐》,就是一幅着色的农村风俗画 。
上片勾勒环境烘托气氛 。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下广阔的背景 。三、四句写词中出现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们面前时,才发现说话的已不是什么年轻人,而是白发皤皤的老年人了 。从"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看出他们精神的愉快 。
下片集中写这一农户的三个儿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画面在继续扩展 。整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 。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共用了两句,占全词四分之一篇幅 。"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 。对此,词人感到由衷的欢喜 。
这首词具有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作者对农村生活的喜悦之情,客观上反映了作者对黑暗官场生活的憎恶 。
这首词是一幅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农村风俗画
7.牧童 唐 吕岩的赏析30字《牧童》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
牧童
唐代: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
注释
牧童:放牛放羊的孩子 。
铺:铺开 。
横野:辽阔的原野 。
弄:逗弄,玩弄 。
饱饭:吃饱了饭 。
蓑衣:用草或棕毛编织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用来遮风挡雨 。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
赏析
首句“草铺横野六七里“描述了视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一个“铺”字,表现出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 。
第二句“笛弄晚风三四声 。”描述了听觉上的感受,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笛声的悠扬悦耳,反映出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具有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
第三句“归来饱饭黄昏后”,诗人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描写牧童,牧童吃饱了饭,已经是黄昏之后了 。
末句“不脱蓑衣卧月明”描写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诗人没有描写牧童躺下做什么,牧童可能是想舒展下身子,也可能是欣赏月色 。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
全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原野、绿草、笛声、牧童、蓑衣和明月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的;写出了农家田园生活的恬静,也体现了牧童放牧生活的辛劳,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短曲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读者的心灵感到安宁 。
《牧童》一诗,不仅让读者感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该诗反映了诗人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诗中尽道牧童生活的闲逸与舒适 。此诗委婉劝说钟傅趁早离开那尔虞我诈、角名竞利的官场,回归田园,过牧童那样无欲无求的生活 。在此诗中,牧童即是以智者的化身出现为迷失在宦途中的钟傅指路,而其人未必真是牧童 。本诗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