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百年矿山变生态公园

“从前矿山环境差 , 杂草丛生烂泥巴 , 尘土飞扬污染大 , 路面到处是坑洼……青山绿水环境美 , 人间四月看槐花 。 前面就是槐花林 , 郁郁葱葱绿油油 。 感谢前人栽槐树 , 才有今天好环境!”
暮春时节 , 在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矿冶博览园 , 一阵清脆嘹亮的快板吸引不少游人驻足 。 演绎快板的古稀老人巫东明 , 8岁起在这里生活 , 又在此工作 , 退休后他拿起快板自编自唱 , 讲述矿山变成公园的故事 。
穿过草木葱茏的石头山 , 沿着弯曲的观景道路 , 往深处去 , 三座山体环绕的采矿深坑浮现在眼前 , 这里就是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的“亚洲第一天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区大冶铁矿采矿场巨坑 。
极目远眺 , 满眼的绿 , 废石堆上种出的连片槐花林郁郁葱葱;迷人的棕 , 修旧如旧的采矿设施陈列在园区里的矿冶博览园;彩虹色的滑梯、“1890矿乐谷”等旅游项目点缀其间 。
矿产铸就了这里曾经的辉煌 。 从近代汉阳铁厂原料基地 , 到新中国成立后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 1890年至2000年的百余年间 , 这里开采出1.3亿多吨铁矿、32万多吨矿山铜 。
持续多年的开采 , 使得矿产资源面临枯竭 , 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 “瘌痢山”越来越多 。 巫东明说:“那时废石堆积 , 白天吸热晚上散热 , 气温要比周边高出四五度 。 一到下雨天 , 矿渣被冲到附近村庄 , 周边村民怨声载道 。 ”
“20世纪60年代 , 大冶铁矿人痛定思痛 , 决心治理环境 。 ”矿工家庭长大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处主任阎红勇回忆 , 5名懂植物种植技术的人员用了20多年时间 , 在废石堆的缝隙里试种不同的树苗 , 筛选出固氮能力较强、耐瘠薄、利于种植的豆科类植物刺槐 。
“白天生产 , 晚上种树 , 把石头翻过来 , 填上土、生活垃圾和肥 。 石头缝里种树谈何容易 , 种失败了一株 , 就补种两株 。 ”巫东明说 。
就这样 , 一代代矿山人回填植绿、破墙倒绿、见缝插绿 , 先后栽种120多万株刺槐 , 形成360多万平方米的硬岩绿化复垦生态林 。
生态复垦成功 , 为矿区工业旅游、绿色发展奠定了基础 。 2005年 , 黄石矿山公园成为全国首批、湖北省首座国家级矿山公园 。 3600亩的主园区里 , 轧路机、运矿车等露天开采装运设备被原样保留 , 由齿轮、阀门、角铁等废旧材料改造而成的六组钢雕艺术作品精巧夺目 , 随处可见的铁元素引人注目……
“天坑一眼望不到底 , 山体像梯田一样 , 别致又壮观 , 感觉不虚此行 。 ”来自黄冈市的游客张先生慕名而来 , 在矿冶博览园和“1890矿乐谷” , 运矿火车头与工业雕刻艺术作品让他驻足许久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