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抢救空巢徽派老屋 一场人和白蚁的拉锯战( 二 )


“乡村的老屋 , 处在闲置状态的不少 , 年轻人外出务工 , 收入稍好的 , 重新盖了房子 , 或者在城市里买了房子 , 老屋就空了 。 ”安徽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虹说 。
和新建的现代民居不同 , 传统民居建造的年代久远 , 如何进行现代化改造 , 一直都是老屋保护和改造的难题之一 , 而未经改造的老屋 , 很难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 “房子里有人住的 , 总会修修补补 , 维系着老屋的存在 , 可是一旦人去楼空 , 很快就会坏掉 , 甚至坍塌 。 ”李虹说 , “加速坍塌的原因有很多 , 比如漏雨 , 漏雨的房子 , 几年就坏了 。 还有白蚁 , 南方的老屋 , 普遍都面临着白蚁的威胁 , 闲置的房子更是如此 。 ”
金字塔基层的困境
离开老家5年后 , 吴宁第一次回到了安徽的老屋 。 有一次 , 他听说村里很多人都搬走了 , 不少房子空了下来 , 他想着 , 是不是可以回乡重修老屋 , 最起码可以办个民宿 , 也算是创业 。
回到老屋后 , 才发现 , 想要实现梦想并不容易 。 面前的老屋 , 和记忆中的家完全不一样了 , 半人深的荒草 , 遮住了进院门口的小路 , 房子也坍塌了一角 , 断裂的横梁 , 几乎是空心的 , 那是白蚁留下的痕迹 。
民居|抢救空巢徽派老屋 一场人和白蚁的拉锯战
文章图片

红光村有的老屋前写着“此房危险请勿靠近” 。 受访者供图
这样的老屋 , 要翻修到可以住人的程度 , 至少需要几十万 , 未来的收益却不确定 。 最终 , 他放弃了重修老屋的想法 , 回到了务工的地方 。
依山傍水、粉墙黛瓦、院落围合、马头墙高耸……这些典型的徽派建筑特征 , 在今天几乎无人不知 。 尤其是徽派建筑集中的皖南地区 , 一个县的老屋数量 , 可能就有成千上万栋 。
民居|抢救空巢徽派老屋 一场人和白蚁的拉锯战
文章图片

破损的徽派老屋 。 受访者供图
安徽黟县文物局的数据显示 , 全县有3000多栋较为完整的徽派古民居 , 黟县也被称为“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 。 但为数众多的古民居中 , 列入“三普”登记的明清时期古民居 , 只有1590栋 , 仅占半数 。 剩下的古民居 , 几乎都要依靠居住者去维护 。
文物保护的等级 , 从县保 , 到市保 , 再到省保、国保 , 如同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 , 然而 , “最基层的 , 是无数并未列入文物保护体系内的传统民居 。 ”一位常年从事老屋保护的文保人士说 。
对列入文物范畴的古民居 , 我国有一整套完整的保护体系 , 但那些未被认定为文物的 , 几乎连基本的数据统计都未做过 , 这个古民居金字塔基层的庞大群体 , 承载着无数家族的记忆 , 但在今天 , 却正面临着重重保护的困境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