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倩|贵州民宿产业的“突围”之路( 二 )


当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新潮流 , 如何做好民宿这一重要体验产品 , 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更大发展动能 , 成为新的课题 。 在实践中 , 贵州的许多乡村走上了以民宿为支点 , 集聚资源、融汇要素、辐射周边的发展之路 。
在贵州省雷山县 , 当地结合传统村落保护要求 , 制定了全县民宿发展地方标准 , 出台了推进精品民宿发展实施方案 , 并设立年度民宿发展资金200万元 。 同时 , 探索“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创客+农户”等发展模式 , 推动乡村旅游型、景区依托型、生态资源型等民宿业态齐头并进 。
当前 , 雷山县在白岩、白碧、龙塘等村寨成功打造出循美·牧云涧、群山之心、龙塘山房等独具特色的精品民宿 , 有效带动了当地度假康养、教育研学、生态环保等多种产业的联动发展 , 更持续撬动了当地精品民宿产业走深走实 。
杨光倩|贵州民宿产业的“突围”之路
文章图片

雷山县龙塘山房民宿 摄影/党云丽
而在贵州的另一张名片——梵净山脚下 , 江口县民宿产业正朝着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方向发展 , 这里既有可远眺红云金顶的以诗歌为主题的群山之心 , 也有挂在太平河畔的想宿·屿白 , 有分布在云舍土家村落的姑苏小院 , 还有深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梵静山舍 , 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备受游客青睐 。
截至目前 , 江口县共有民宿83家 , 房间总量1093间 , 年收益可达8630万元 , 带动就业3500余人 。
杨光倩|贵州民宿产业的“突围”之路
文章图片

想宿·屿白 图源/民宿方
民宿点亮了乡村 , 让更多外出的年轻人回归 , 成为民宿主理人、乡村“CEO” 。
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的侗房 , 就是侗族女孩杨光倩2019年10月接手经营的一家民宿 。
经营民宿之余 , 杨光倩还和朋友一起 , 在当地村寨建立了非遗扶贫工坊和文化公共空间 , 发起火塘民艺教室、萤火之裳民族校服、侗族青年成长支持计划、本土化社区教育经验探索、非遗扶贫公益计划等公益项目 , 以期吸引更多青年人回归村寨 。
通过近几年不断探索 , 贵州乡村民宿在发展模式、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 , 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 。 部分地区通过统筹乡村闲置资源 , 创新民宿发展合作模式 , 推动了当地用工就业、农民增收、扩大消费 , 民宿产业正朝着“富民产业”的道路奋力前行 。
将特色产业融合创新
在民宿产业的起步阶段 , 贵州民宿产品以“住”为主 , “吃、游、购、娱”等综合配套项目比较欠缺 , 它们大多寄居在景区周边 , 依托于景区的客流 , 仅有少量知名品牌民宿靠强有力的营销 , 打出环境特色和独特标签来赢得客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