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 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风( 二 )


恩格斯指出:“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 除细节的真实外 ,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 ”地域文化是一套复合的意义系统 , 不仅包括自然环境、风俗礼仪、日常习惯 , 还包括在此之上的世间百态 。 在一段时间里 , 电视剧对地理空间表达的简化和单一化 , 给创作带来了一种文化、美学和意义的空洞 。 这一现象 , 引发了从业者的关注和深思 。
乡土乡音引发情感共鸣
工业化、城镇化不能割断乡土乡音 。 近年来 , “乡情”在文艺作品中被屡屡提及 。 具体到电视剧领域 , 创作者越来越重视对地域特色的运用 。 从北上广到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 都成为作品描摹的地域空间 , 勾起了观众别样的“乡情” 。
北京作为首都 , 历来是电视剧对地域空间的重点表现对象 。 近几年 , 《芝麻胡同》《鬓边不是海棠红》等京味电视剧以酱菜、京剧等作为作品的核心意象 , 巩固着人们对北京历史变迁和文化积淀的印象 。 同样是具有时代感的作品 , 《觉醒年代》拓展了电视剧对老北京的空间呈现 。 作品中 , 北大红楼、长辛店、陶然亭等历史地标频繁出现 , 甚至大栅栏的土、箭杆胡同的墙砖、陈独秀院里的葡萄架子都精心布置 , 力图还原当年风貌 。 而《我在他乡挺好的》《小欢喜》《什刹海》等电视剧则塑造了一个今日北京 。 其中既蕴含传统京味 , 也充满大都市的现代化气息 。 天南地北的中国人聚集于此 , 从不同层次、多个维度交织谱写出当下北京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 。
同为一线城市 , 电视剧对上海的地域特色却给予了截然不同的呈现 。 一类是《隐秘而伟大》《老中医》中的旧时上海 , 是明枪暗箭的谍影战场 , 是灯红酒绿的十里洋场 , 是里弄街坊的烟火气 , 是江南文化和黄梅雨季共同晕染出的上海历史气息 。 一类是今日上海 , 是具有商业气息的潮流都市 , 在《》《安家》《三十而已》中是奋斗者的梦想地 , 也是时尚文化的展示台 , 更是不同社会阶层的日常生活的显示屏 。
除了北京、上海的大都市景观所折射的时代变迁 , 电视剧中更广阔的地域塑造则呈现了差异化的中国故事 , 刻画了中国天南地北的风貌 。 提起电视剧中的东北 , 人们常常想起《乡村爱情》系列 。 其实电视剧对东北的呈现早已超越了乡村喜剧的层面 , 向多元方向发展 。 《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里的东北有热气腾腾的澡堂 , 《老酒馆》中的东北有“落地为兄弟 , 何必骨肉亲”的豪爽 , 《人世间》里东北一家人的悲欢离合中有真挚的情感 , 电视剧既有东北的小温暖 , 也有东北的大气韵 。 从《白鹿原》《》到《装台》《山海情》 , 西北的黄土高原、八百里秦川的风光在电视剧中流淌 , 打动观众的既有《装台》里西安城中村的苦辣酸甜 , 也有《山海情》里宁夏西海固的沧桑巨变 。 《都挺好》中苏州评弹声潺潺 , 《风犬少年的天空》里重庆人爬坡上坎 , 给予观众视听上与众不同的新鲜感 , 并对地域文化产生亲近感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