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复制、同质化下,旅游休闲街区如何解锁文商旅融合密码?( 二 )


1.街区参差发展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较多
旅游休闲街区是城市打开消费的新端口 , 链接着城市的景区景点以及历史建筑、博物馆、书店及图书馆等文化场景 , 是地方餐饮文化展示体验的载体 。 因此 , 旅游休闲街区的发展也与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发展水平息息相关 。
数据显示 , 首批5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 , 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占比达35% 。 这些地区以北京、上海、广州为首 , 城市发展水平较高 , 资源优势丰富 , 消费客群流量大 , 旅游休闲街区的打造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更为完善 。

相对而言 , 三四线城市、县镇则表现较弱 。 一方面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 消费客群多为本地游客;另一方面 , 当前很多三四线城市的文旅产业依然过度依赖自然风景名胜区、并未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合理地开发利用 。
2.缺乏内涵 , 文化主题和特色不够鲜明
在旅游休闲街区的打造建设过程中 , 很多城市对其项目的自身历史文化价值挖掘不够 , 往往过多追求“潮流”“时尚”等内容 , 与街区本身传统文化脱节 , 无法彰显其特色价值 。
而文旅商业街与商业步行街千篇一律的繁华景象不同 , 文旅商业街更加注重文化融合 , 旅游属性更加明显 , 注重主题化、体验化和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 。
当前 , 许多城市休闲街区在挖掘自身独特的建筑、典故、习俗等历史文化遗产 , 以及提炼主题文化、提高品位、提升形象等方面力度不足 。
3.同质化、商业化问题普遍 , 运营管理亟待完善
现阶段 , 很多地区盲目复制照搬一些特大城市著名街区案例 , 没有成熟的街区运营模式 , 旅游街区的同质化经营倾向十分严重 。 与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不符的商业业态注入较为普遍 , 过度商业化导致业态陈旧、无特色商品泛滥、纪念品都类似等现象 , 无法展现当地的历史文化底蕴 。
据了解 , 历史街区保护利用的主导者往往是政府 , 后续开发运营能力较为有限 。 部分街区也未形成从规划到实施再到运营管理这一有效的闭环 。
4.街区业态单一 , 配套设施有待提升
现在 , 部分旅游休闲街区的空间布局不够合理 , 业态较为单一 。 如文化旅游老街多为一贯到底的空间业态 , 缺乏精心的空间组织 , 游览体验较为单调 。 相关数据显示 , 市场上大多数街区以零售和餐饮业态为主 , 餐饮业态通常占比高达70% , 而文化产业业态占比仅为10%左右 , 文旅消费的产品少 , 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体验性业态未得到足够重视和发展 。
此外 , 文旅街区的配套设施需进一步完善 。 例如城市路网衔接和交通管理 , 周边潮玩店、文创产品、娱乐演艺等建设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