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沙|海派城市考古|大上海,浦东造

【编者按】 “城市考古”是这两年流行于城市探索领域的热门词 , 它结合了大众参与度和历史考据专业度 , 提倡每个市民、每位游客都可以在阅读和行走的过程中 ,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和人文价值 , 是城市网红打卡的“进阶版” 。 “海派城市考古”系列结合上海都市人文、建筑、红色文化等资源价值 , 从不同视角探寻城市空间 , 呈现过往百多年来上海城市发展变迁的足迹与历程 。
川沙|海派城市考古|大上海,浦东造
文章图片

2021年8月29日 , 夜幕降临 , 上海浦江两岸华灯齐放 , 灯光秀出耀眼的华章 , 浦西最高楼与浦东的东方明珠交相辉映 , 美景如画 。视觉中国 图 本文图片除标注及史料外均由作者提供
随着2022年3月28日5时的到来 , 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新一轮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 。 这意味着 , 广义上的浦东 , 即黄浦江以东、以南区域与浦西间的日常交通暂时中止 。
浦东浦西 , 隔江守望 , 各自珍重 。 疫情的猖獗 , 让两岸暂时“中断”了物理上的联系 。 但当无人机掠过空旷的外滩万国建筑群 , 将过去这一个世纪来上海城市建筑的精华尽收眼底时 , 浦东与浦西在精神上的联系就显得不言而喻 。 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历史建筑 , 正是一段段“大上海 , 浦东造”的往事 。
在“城市可漫步 , 建筑可阅读”的当下 , 探寻历史建筑背后的故事 , 已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一股文化热潮 。只是相较于更为人所追捧的建筑师、投资商以及居住于那些高楼、里弄中的大小名人 , 营造商这个实际上极为关键的角色却“低调”得多 ,而这份“低调”的背后 , 正是浦东与近代上海城市建设变迁的一段不解之缘 。
自1843年开埠后 , 上海本土建筑业逐渐产生变化与发展 , 开始从原本传统的水木工坊逐渐转变为更适应近代建筑业发展的营造厂模式 。 到20世纪初 ,华人营造厂已占据上海建筑市场的主导地位 。 而这批本土营造厂中 , 来自浦东川沙者 , 具有重要的地位 。
川沙|海派城市考古|大上海,浦东造
文章图片

1932年12月26日《申报》上公记营造厂的广告
1880年 , 近代上海首家华人营造厂 杨瑞泰营造厂成立 , 创办者就是浦东川沙青墩人杨斯盛 。 其在1890年代初承造了当时上海最具地标意义的西式建筑——第二代江海关大楼 , 江湖地位也由此奠定 。 事业大获成功的杨斯盛随后重修“鲁班殿” , 筹建上海水木公所 , 成为上海营造界的一代领袖 , 这也直接加速了浦东川沙营造业在上海滩的崛起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