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里的木狮狮头造型如此特别?这些动作除了表现木狮神态还有别的含义吗?村民们学习表演木狮舞的动力是什么?关于布袋木狮舞,还有很多谜底等待“破译” 。
“这个表演大多来自于瑶族祖先迁徙的片段 。 ”高旺娇的一句解释点醒了我们 。 理解布袋木狮舞,必须先理解瑶族祖先迁徙的往事 。 瑶族早在隋唐时期就已迁徙至连州,目前集中分布在瑶安和三水两个民族乡 。 在祖先迁徙过程中发生的故事也由木狮舞的动作所记载 。 表演者李金卫介绍:“每个动作套路都有它的含义,主要是表达长途迁徙看到的景色和发生的故事 。 ”
李金卫手中的狮头,长约40厘米,宽约25厘米 。 拿在手里并没有想象中沉重,“是泡桐木做的”,李金卫看出了我们的疑惑 。 整个木狮狮头是长方形,分上下两块 。 上为狮子面部,头上的五个锥角保留了布袋木狮舞由舞龙犬演变而来的痕迹,下半部分则是狮子的下腭唇齿 。 上下部分碰撞时,就会“哐”的一声 。 此外,木狮还有白色的“长睫毛”,泡桐木中雕刻出的木狮眼睛被一圈白色长须包围,和黑色的木狮眼珠形成鲜明对比 。
木狮狮头上还有一段红绳结,高旺娇介绍:“如果舞得好,以前各村寨就派代表给狮头披挂红布 。 ”不难看出李金卫手中的狮头已经获过不少奖赏 。
古老舞蹈重新“年轻”
表演队新成员都在35岁左右,日常在外务工
对于李金卫来说,秋收时节是他最忙的时候 。 不仅要割稻收谷,还要在田间地头表演木狮舞,他是C位,参与这项真正接地气的表演,也能给他带来实在的经济收入 。
几年前,三水乡文化站站长高旺娇对布袋木狮舞的传承有很多担忧 。 她曾对媒体表示,“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养家,布袋木狮舞表演者的年龄平均有五十岁左右,所以对挖掘布袋木狮舞来说,存在很大困难 。 还有就是经济来源,从这个表演方面、排练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 ”
在2005年举行的首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首次在中外游客面前展演的布袋木狮舞以其神秘、古朴、原生态的风韵,吸引住了中外的摄影师和嘉宾 。 随后的历届摄影年展期间,挂榜瑶寨每年都有上百名摄影师、游客前往采风,一睹布袋木狮舞风采 。
2019年,依托200万元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项目资金,三水瑶族乡在挂榜村新建了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四合院、木屋别墅等 。
现在,曾经“老龄化”的布袋木狮舞已找到接班人,本次“非遗探秘之旅”中,我们见到的表演队成员都在35岁左右,日常收入以在外务工为主,每场木狮舞演出则会得到相应补贴 。
布袋木狮舞表演、瑶族风情体验、竹林冰挂赏景,山水瑶族乡挂榜村的特色景观成了一块旅游招牌,而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能为非遗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还能激发村民主动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