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玉环岛上的护鸟人( 二 )


每天清晨 , 他驾车从家里出发 , 从分水山经过漩门二期塘坝到小青岛 , 大约六七公里的路 , 他走走停停拍拍看看 , 再从湿地内部道路绕回湿地科普馆 , 上码头开船在玉环湖上巡查一番 , 下午三四点钟时 , 又出去转一圈——这是他自己精心设计的鸟类监测线路 。 塘坝外侧的滩涂适合观测水鸟、鸻鹬类 , 塘坝内侧湖上适合观测猛禽、白鹭、琵鹭、雁鸭类 , 湿地内部道路适合观测常驻和迁徙过境的林鸟 , 这些线路和鸟儿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 , 不会惊扰到它们 。

向着喜欢、熟悉的气息 , 向着温暖 , 向着光 , 飞翔 , 繁衍 , 是一只飞鸟的本能 , 也是使命 。 去年10月 , 我如候鸟迁徙般又一次回到故乡玉环 , 在漩门湾湿地找到陈严雪 , 也巧遇了秋天的第一批黑脸琵鹭 。
“太巧了!太激动了!今天刚刚到的 , 有十几只 , 从东北过来的 , 离它们上次来有半年多啦 , 我等了好多天了 , 就怕它们不来了 。 你看 , 水位刚刚好 , 半干半湿 , 它们最喜欢了!”
即便如此激动 , 坐在监控室里的陈严雪 , 就像蹲守在芦苇荡里一样 , 压低了说话声 , 好像怕惊着它们 。 监控屏幕上 , 一群黑脸琵鹭正在觅食 , 他说 , 等潮水退去 , 它们就会去海滩觅食 。
我跟随他的脚步走上观鸟台时 , 一只飞鸟飞快地从我们眼前掠过 。 他说 , 这是伯劳 。
只是一个飞影而已啊 。
一阵特别悦耳的鸟鸣声响起 。 他说 , 是青脚鹬 , 叫声很好听 , 对吧?叫声特别好听的还有云雀 。
这时 , 一棵云松旁 , 应声响起几声细弱清脆如金铃般的鸟鸣声 , 一只小鸟悬停在空中飞速振动着翅膀 。 他说 , 看 , 云雀喜欢悬停在空中鸣叫 , 像个歌唱家 。
又飞过翠鸟 , 飞过红嘴蓝鹊 , 等等 , 他都能一一分辨 , 如数家珍 。 我看不清他的眼神 , 但听着他低沉的声音和清脆的鸟鸣一唱一和 , 如同他们已然一起融入了大自然恢弘的交响乐中 , 并且彼此听得懂对方的语言 , 或歌声 。
他说 , 等稻谷割了 , 草割了 , 鸟最喜欢这时节了 , 大雁、天鹅也来 , 鸿雁、豆雁也来 , 有6只被称为“鸟中大熊猫”的黑鹳连续来了7年 。 如果鸟的数量很多 , 他会请求进行投料喂食 , 不能把它们饿跑了 。
黑腹滨鹬是他的微信头像 , 相机和望远镜仿佛是长在他身上的器官 , 45度角仰望是他的标配姿态 , 此时的他在我眼里 , 就像是一个“鸟儿保姆” 。 他每天会整理上报鸟类情况 , 也会提出建议 , 比如清淤、疏通河道、营造环境、保证食物链 。 这个个子不高、平时话很少的人 , 提起建议来滔滔不绝 , 甚至很执拗很急切 。 本来 , 他只是单纯做观鸟记录的“观鸟人” 。 如今 , 他还要做野生鸟类疫源疫病监测报告、鸟类研究、迁飞候鸟保护、候鸟栖息地管护并参与鸟类环志、全球鸟类同步调查 , 为生态环境建设出谋划策 , 他已然成了“护鸟人”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