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书评 ‖ 工人村的世界与世界的工人村( 二 )



当年杨洪吉同工友们在炼钢炉前紧张生产的场面
作者灵活驾驭作为历史事件、历史空间以及历史群像的“大” , 与作为个体生活的“小”之间的关系 。 1952年动工的工人村 , 1957年就有134幢红楼房——五个建筑群 , 之后又不断续建 , 是中国“建设最早也是最大的工人居住区” , 被称为“中国第一村” 。 它是中国工业空间“大历史”中的“小历史” 。 作品切入点小 , 从“我”的生活写起 , 儿时读书天堂中的欢欣 , 年轻时主编《沈重报》的自豪 , 转型后精神漂泊的无依无靠 。 而这些小历史背后映衬的世界却彰显出“大”的征象——世界的工人村 。 书中描述“我”母亲在家接待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参观访问的外宾——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日本教师代表团以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瑞士、挪威等国代表团 , 表征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代表东北、代表中国走向世界的工人村 。 “我”和“我的家”何其小 , 又何其大 。

二零零九年五月 , 即将搬迁到新厂区的北方重工(原沈阳重型机器厂)炼钢分厂的工人们 , 在以自己的方式与老工厂告别
跳出纯私人回忆范围 , “小历史”中蕴藏着丰富的“大历史” , 作者塑造了浮雕一样的工人村第一代工人的群像——开创用平炉冶炼合金钢先河的杨洪吉 , 成功研制国产水轮机转轮的陈富文 , 舍身救徒的父亲等 。 “老一代工人村人所蕴含的精神 , 是推动那个时代前行的原动力 , 他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任劳任怨、甘于奉献 , 这种精神也是当下劳模精神的体现” 。 (《后记》)如此追溯历史 , 也照亮现实和未来 。

【龙虎山|书评 ‖ 工人村的世界与世界的工人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沈阳拖拉机厂 , 现在的宏伟金都小区所在地
在艺术时空体中 , 作者没有刻意安排结构 , 而是放飞思绪 , 以情感的内在流动勾连文本 。 与每一个书写对象都“情深义重” , 表达上的“饥渴”使他按捺不住地将工人村作为圣地高高举过头顶 , 还有敬畏之心与感恩之情 。 图文互文和文史互文更显这种心理图式和历史意向 。 从“当年的工人村建筑群”鸟瞰图 , 到镶嵌在老楼墙上的“铁西工人村历史建筑群”等大量珍贵图片与文本融合 , 加深对工人村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 增强动感、美感 , 增殖意义生产 。 文本也适时插入档案馆关于工人村来历的记载、50年代《沈阳日报》《东北日报》等报道工人村施工典礼和工人搬入工人村新居情况 , 以及刊登沈阳重型机器厂职工给毛主席的报捷信等 。 互文性史料把读者带入历史情境 , 在时空的转换中思量历史与现实 。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沈阳蓄电池厂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