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生态保遗“扮靓”郑州文化气质

走进郑州航空港区的苑陵故城遗址公园 , 秦汉风格的阙楼气势恢宏 , 园中红梅绽放 , 游人兴致盎然 , 古老遗迹成为现代生活中的和谐一景 。
【遗址|生态保遗“扮靓”郑州文化气质】北临黄河 , 西依嵩山 , 以郑州为中心的嵩山地区孕育了连绵不断、传承有序的华夏文明 , 也留下了分布密集、价值珍贵的文物“富矿” 。
如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活”起来?
2017年至今 , 郑州市全面开展生态保遗工程 , 推进古遗址保护利用与城市发展共荣共生 。 “地下气象万千 , 地上绿树葱茏”的遗址生态文化公园 , 正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优选 , 正如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所言:“生态保遗实现了历史、生态、生活的有机结合 。 ”
风华再现 遗址保护“看得见”
苑陵故城遗址公园 , 是生态保遗工程实施后第一个落成的项目 。 历经2000多年风雨 , 秦汉时期苑陵故城古城墙保存相对完整 , 弥足珍贵 。 如今 , 络绎不绝的游客通过镂空钢架结构的南大门走进故城遗址公园 , 观瞻连绵不断、浑厚雄壮的夯土城墙 。 城内全面覆土后 , 种植了乔木、灌木约470个品种 , 打造出“六圃九囿”景观 , 再现秦汉时期农耕文明的生产生活 。
“景多得看不完 , 我都在里面逛1个多小时了 。 ”家住港区的刘阿姨笑着对采访人员说 。 遗址公园讲解员李琪介绍 , 周末 , 每天前来公园的游客可达四五千人 。
作为国家形态和城市文明起源研究、中华传统文化汇聚交融的核心地区 , 郑州属于典型的文物分布密集型城市 。 近万处不可移动文物中 , 土遗址占大宗 , 多数裸露在外 , 极易遭自然和人为破坏 。
“生态保遗最核心的理念 , 就是将文物保护和市民生活结合起来 , 使文物保护成果惠及于民、服务于民 。 ”郑州市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 , 根据遗址位置、文物保护级别和辐射人群规模 , 他们对中心城区、城市发展区和城郊地区的遗址分标准建公园 , 促进了遗址保护优化、文化内涵彰显、生态环境提升、休闲空间拓展、城市形象凸显的有机衔接 。
截至2021年底 , 郑州市已建成苑陵故城、小营点军台等遗址生态文化公园45处 , 绿化面积近万亩 。
文脉千年 煌煌商都迎新机
午后 , 在“城墙里”咖啡馆品一杯盖碗咖啡;傍晚 , 在栈道上感受脚下3600多年前古城墙的厚重沧桑……
2021年6月 , 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经综合保护和修缮建设 , 全新亮相 。 在绵延约7公里的夯土城墙“包裹”下 , 这一“颜值”与“内涵”兼备的遗址公园成了郑州老城区闹市中难得的休闲之所 。
玄鸟广场、青铜模范广场、汉白玉文化墙……遗址公园内 , 浓郁的商都文化元素与四季特色植被景观相互辉映 。 “改造后的商城遗址环境好了 , 放松的同时还能感受古老商都文化 , 我们几乎天天都到这儿散步 。 ”家住附近的杨女士说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