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华社】瞭望 | 守护高黎贡( 四 )


保护面临三重挑战
中国林业生态摄影协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建伟指出 , 保护区大部分属于深切割的构造侵蚀高山和中山 , 山体高耸、地势陡峭、气温寒冷、土壤瘠薄 , 植物生长及植被的发生、发展和演替过程非常缓慢 , 极端脆弱的生态环境 , 致使植被一旦破坏 , 极难恢复 。
基层干部也反映 , 尽管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 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
首先 , 珍稀物种濒危 。 高黎贡山珍稀濒危特有动植物较多 , 因分布范围狭窄 , 略遭破坏就可能陷入濒危状态甚至灭绝 。 天行长臂猿(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是唯一一种由中国科学家命名的类人猿 , 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 在国内种群数量不足150只 , 比大熊猫还稀有 , 仅分布于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等狭小区域 。 蔺汝涛说 , 天行长臂猿实行“一夫一妻”制 , 一个家庭一般只在300公顷范围内活动 , 组成家庭较难 , 已出现近亲繁殖、种群退化现象 。
其次 , 生态环境复杂 , 生物安全和生态风险不容忽视 。 采访人员调研发现 , 经过多年严格保护 ,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内人为活动有所减少 , 但近年人口增多、交通网络不断覆盖等 , 导致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 动植物栖息地不断减少 , 且保护区地处边境 , 给资源保护带来较大压力 。 此外 , 由于人员流动、物流运输、自然因素及引种不当、缺乏管理 , 导致外来物种入侵 ,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成威胁 。
第三 ,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 监测巡护难度大 。 随着国家在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方面投入加大 , 通过实施各类项目 , 保护区基层站点建设和基础设施条件有所提升 , 已基本具备对辖区资源实施常规管护的基础条件 。 近年 , 保护区开展巡护道路修缮及巡护样线、样地确定工作 , 完成了巡护监测体系建立工作 , 资源巡护、监测与管护工作逐步规范 , 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
但基层干部反映 , 保护区主要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 , 其他资金支持有限 , 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 , 特别是怒江州属于刚脱贫的边远地区 , 地方财政支付能力有限 。 采访人员在怒江管护局泸水管护分局洛本卓管护站见到 , 该站办公用房老旧 , 墙体是30多年前用水泥石头砌成的 , 几年前重新修过屋顶 。 洛本卓管护站一位工作人员说 , 现在部分巡护点未通电 , 一些巡护哨卡只是搭了简易房 , 监测巡护条件艰苦 。 同时 , 每位巡护员都有划定的巡护区域 , 但工资低、留人难、人手不足等原因 , 影响了一些条件恶劣、不通路的高海拔地区的巡护工作 。
【社区|【新华社】瞭望 | 守护高黎贡】来源:新华社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