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华社】瞭望 | 守护高黎贡( 二 )


破解保护五大难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于1983年成立 , 1986年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地跨云南省怒江州和保山市 , 是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 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和亚高山温性、寒温性针叶林垂直带谱自然景观 。 近年来 , 为促进高黎贡山生态保护与修复 , 云南省、相关州市采取多种措施 , 逐步健全保护体系 , 破解了制约保护工作的多个难题 。
加强科研监测力度 , 不断摸清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资源 。 采访人员调研了解到 , 多年来 ,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和怒江管护局积极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 , 对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展监测和调查研究 , 不断摸清家底 。
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副局长段绍忠介绍 , 腾冲分局对辖区内6条监测样线进行每年4次持续监测 , 在野生动物栖息活动主要区域投放400多台红外相机开展监测 , 全面、准确地掌握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 , 为有效保护辖区动植物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 怒江管护局一方面加强组织保障 , 专门成立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另一方面不断扩大红外相机、监测望远镜等设备的布设范围及数量 , 定期制定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 , 持续推进“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建设 。
修建生物走廊带 , 破解孤岛化破碎化难题 。 保山管护局副局长张富有介绍 , 保山管护局在保护区南端建立了近5000公顷的生物走廊带 , 为高黎贡山保护区与龙陵小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里的动物架起物种交流迁徙廊道 , 改变了该区域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孤岛化和破碎化状况 , 野生动物的野外遇见率明显提高 。
探索推行社区共管模式 。 蔺汝涛说 , 1995年 , 高黎贡山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在保山市隆阳区百花岭村挂牌成立 , 50多名村民加入 , 这是我国第一个农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协会 , 开创了社区共管先河 。 此后 , 保山管护局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 , 在保护区周边的800余个村庄广泛开展基础调查和生态保护教育 , 实施社区发展示范项目 , 带动社区经济发展 。 百花岭村党总支书记封再标说 , 以前 , 百姓生活水平低 , 很多人要去保护区砍柴 , 采集草药、野菜等 , 保护区与社区矛盾突出 。 这些年 , 保护区引进一些项目 , 扶持在村里发展了柑橘、芒果、核桃等种植业 , 将满目青山变成了“绿色银行” 。
加强对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 , 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新路径 。 近年来 , 云南各级林草部门投入大量资金 , 对怒江金丝猴、杏黄兜兰、大树杜鹃等极小种群动植物进行拯救保护 。 同时 , 根据重要保护对象特性制定针对性保护措施 。 如对保护区内19群51只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 建立定猿定群定人的“三定”巡护监测制度 。 蔺汝涛说 , 保护区还通过近地保护模式 , 将自然保护与人工繁育相结合 , 对长蕊木兰、光叶珙桐、保山茜等珍稀濒危、特有植物进行保护和种群恢复 。

秒懂生活扩展阅读